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7年07月2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扶贫千万家 给力群众奔小康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0日  查看次数:次  

  “十三五”时期是竹山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竹山农商行始终紧跟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规划步伐,围绕县委县政府“十星高地·秦巴强县”建设,紧抓“一核两带三为主”机遇,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恪守“一立足三面向”的核心定位,以服务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工作新思路,创新金融服务新举措,提升精准扶贫实效。截至2017年6月末,竹山农商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250笔、金额4.8亿元,为全县贫困人口逐渐稳步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兴“产业”
强化“造血”促脱贫

  自2014年来,竹山农商行按照“扶持一个企业、支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农户”的思路,把支持主导产业作为助推脱贫的可行路径之一,积极对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主导产业,明确“作战图”,着力打造“123”扶贫工作模式,即制定一个规划——《竹山农商银行“十三五”时期金融扶贫工作规划》,聚焦两个主力——龙头企业和成熟产业,落实三种模式——“企业+农户”就业模式、“产业+农户”致富模式、“能人+农户”带动模式。通过“123”工作模式,为金融扶贫搭建架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据悉,竹山农商行3年来,通过全力配合“竹房城镇带”建设,重点跟进扶贫搬迁、美丽乡村、水利整改、特色产业基地等惠农项目建设。通过与兴竹公司、交投城投的合作,投放贷款1亿元,为可盛商贸、盛茂园林等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助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绿色生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与扶贫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小微企业支持名单库,实施专项管理和监测,发放贷款6300万元,支持了嘉麟杰、鑫源皂素、明宏塑编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举办新春联谊会、外出走访的模式,发放贷款3000万元,支持了黄猛、陈明其、赵峰等外出创业大户;通过集体服务绿松石协会,发放贷款7390万元,支持宝源、巴山、竹玉等绿松石产业大户。

除“穷根”
因地制宜兴“种养”

  精准扶贫,兴农富民是关键。为变“输血”为“造血”,竹山农商行按照打造现代农业、精细农业的目标,从转变村民传统的一家一户独立经营方式入手,通过积极试行“农商行+龙头企业+建档立卡户”、“农商行+产业项目+建档立卡户”、“农商行+规模大户+建档立卡户”、“农商行+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等多种运作模式,加大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金融服务力度,不抽贷、不压贷,对90%以上的涉农企业贷款主动取消、调降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竹山圣水茶场成立于1995年,公司负责人陈敦桥在竹山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下,从资产不到300万元发展到如今的9000余万元。目前,在圣水茶场加工厂里工作的人员都是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圣水茶场提供货源的茶叶种植贫困户更是不计其数,辐射到得胜、大庙、宝丰、麻家渡、上庸等9个乡镇村组,带动了1000余人就业增收。依照这种模式,该行3年来累计向圣水茶场、星梦茶叶、巴山食品、兴业牧业、兴利大鲵等企业投放贷款1.13亿元,促进茶叶、烟叶、食用菌、中药材、林果业、养殖等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带动农户1000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注“活水”
生态旅游“结硕果”

  近年来,竹山农商行积极响应“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的总体要求,助力旅游业发展。紧密跟进贫困地区重点景区项目,先后对圣水湖、大九湖、总兵安、龙井等多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同时,支持旅游景区周边农民自主创业,让农民充分享有旅游红利,目前贷款余额达4000万元,为景区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活水”。
  麻家渡镇袁涛先后在农商行24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发展莲藕种植业,重点经营莲藕、泥鳅、黄鳝和鱼类立体种养,种藕面积达1035亩,年产莲藕4500多吨、鱼类20多吨,产值66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以上。同时,借助麻家渡的绿松石产业及观光旅游发展,现已建立竹山县首屈一指的农业观光示范园和生态旅游园,不仅实现了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周边20余户家庭增收创效。

优“服务”
为民修好“致富路”

  竹山农商行按照“1+4”的服务模式(1名客户经理服务4个行政村),进一步前移办贷平台,充分发挥村级助农服务点的功能,将信贷服务流程、信贷产品、收费产品、定价方式、监督方式等内容,通过宣传资料发放、入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向农户公开。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妇女创业、大学生创业、残疾人创业,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经营项目及改善居住条件,按照“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原则,实行快审、快办、“零费用”,真正把金融精准扶贫落实到每个客户的心坎上。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个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25亿元,其中:发放其他消费类贷款1263户,金额13404.3万元;发放香菇、烟叶、茶叶、牛羊鸡猪等种养业贷款1684户,金额9158.7万元;发放家庭手工业合作社贷款4户,金额95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帮助贫困户踏上“致富路”。
  同时,竹山农商银行还积极开展“三送”活动。一是送金融知识。各支行长带队,组织业务骨干,走进村组,开展金融扶贫知识讲座,与村两委负责人现场互动,面对面交流,宣讲小额扶贫贷款知识。二是送信贷资金。以入户调查为抓手,常态化助推扶贫工作队服务机制,组织信贷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送贷下乡,现场办贷。三是送结算服务。依托助推扶贫工作队,以助农取款服务点为基础,“流动银行”将惠民补贴发放、残零币兑换等传统柜台业务送到百姓身边。
  家住擂鼓的陈老板就是竹山农商行扶贫工作受益者其中的一个。陈老板原来是在广东打工的务工者,去年听说现在家乡的政策特别好,便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学习了专业养殖技术,打算回乡做一个专业养牛的合作社。但是,承包土地要钱,种牛要钱,修葺牛栏要钱,他打工挣的钱远远不够前期的投入,问亲戚朋友借的钱也仅仅解决了一小部分。客户经理老喻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且多次对合作社这一项目的前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接,在确保风险的情况下给陈老板发放了20万元的担保贷款,并带动10余户贫困户入股该社共同发展。冬去春来,陈老板的合作社发展的越来越好,已累计投资300余万元,不仅提前偿还了贷款,还打算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

勇“创新”
金融扶贫谱新篇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为精细的金融服务,竹山农商行结合竹山“十星级”文明创建,融合银监会金融服务网格化和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具体要求,以“深耕四区”、“金融网格化”深入推进为契机,尝试开发了“四区星级网格化金融服务全覆盖管理系统”,并在村组建立了多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普惠金融工作站”、“网格化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其堡垒作用,对本地政府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逐户进行基础信息收集、电脑评级授信、动态查阅管理、有效识别判断,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同时,为有效破解扶贫对象贷款难题、担保难题,致力于解决“因病致贫”、“脱贫后又返贫”的顽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该行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了“十星速贷通”、“扶贫小康贷”、“扶贫贴息贷”、“小额信用贷”等一系列操作方便、高效的信贷产品,做出了金融扶贫的新样板。
  “万会计来啦,我们刚从地里拖完猪粪回来,前几天在你们大庙农商行贷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买了6头母猪,目前长势还不错,正好你们来看看。”吴阿满一边开门,一边信心满满地说。一只勤劳的左手,一张容光焕发的脸,健步如飞,谁能想到这是已经年满50岁的吴阿满,妻子陈兰平48岁基本丧失劳动力,育有一子吴宇晨,今年21岁,一直在家照顾体弱的母亲。“我吧,早年在外务工挣钱,不幸丧失一只右手臂,名副其实的残疾,只有回家发展。她吧,去年下半年被车撞伤,一直住院前几天才出院,还时不时复查,药物不断,腰、颈、胳膊基本都不能用,儿子原本在外务工也被迫回家照顾住院的妈。”吴阿满指着腰部还缠着纱布的妻子接着说道:“由于是车祸撞伤,不属于病,合作医疗报不了,关键是撞我们的人也是贫困户,几乎连米汤都没得吃的人,比我还可怜,拿什么赔偿。所以,我们只有靠自己,本来我不是贫困户,早几年房子都盖了两层框架,可由于突发事变,一直搁置到那里,没钱继续盖了,连这住的房子还是村集体的圈舍……”吴阿满指着房屋说道。阿满算了一笔账:“我喂的猪有10头都是母猪,去年增了3头,今年又新增了6头,目前长势还不错,如果往好的方面想,一头猪能繁殖10来头小猪崽,健康不生病,可年赚4万左右,还不说我那些鸡了。”谈起产业,吴阿满便神采奕奕,养猪对他来说,既是一条非常适合自己的生产门路,又是见效快的脱贫路子,仿佛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竹山农商行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扎实的成绩。截至2017年6月底,竹山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279个行政村。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947笔47989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建档立卡扶贫贷款1684笔9158.7万元;发放扶贫帮扶主体贷款21笔25426万元;累计发放其他类型扶贫贷款1242笔13404.3万元。2017年新发放建档立卡扶贫小额贷款469笔2537.7万元。
  消贫困,建小康,惠民生,竹山农商行义不容辞。下阶段,该行将继续扎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再接再厉,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为助推“十星高地、秦巴强县”,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再做新贡献!



竹山农商行副行长张云峰带队到楼台乡进行精准扶贫情况摸底



定期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服务活动。



为贫困户发放贷款。



到贫困村送贷上门。



现场为贫困户办理精准扶贫贷款业务。



进村入户走访精准扶贫对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