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8月0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鉴“塘约经验” 探索“桃园模式”

新闻作者:中共官渡镇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次  
  学习借鉴“塘约经验”,我们在官渡镇桃园村通过办试点的方式,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希望能够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带动群众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一、桃园村基本情况
  桃园村位于官渡镇南部,距离集镇15公里,境内山水资源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全县有影响的“民歌民俗村”。全村268户1198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88人。现有耕地面积2280亩,林地69800亩。村民收入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长期以来,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
  二、桃园村的优势与劣势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支部优势,桃园村的班子结构优化,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二是区位优势,桃园村距离集镇不远,是到神农架大九湖、重庆巫溪的必经之路,也是武陵峡·桃花源景区的入口。三是资源优势,桃园村境内山水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渡民歌”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据统计该村会唱民歌的群众有200余人。四是产业优势,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烟叶1000亩,猕猴桃500亩,药材250亩,竹笋、山野菜、蜂蜜等旅游产品丰富。五是扶贫优势,借助精准扶贫契机,该村按照统一庸派风格,易地搬迁62户143人,新建景点5处,完善饮水、停车场、厕所等20余处,全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变。六是民风优势,桃园村群众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其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村民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二是劳动力大量外流,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90%以上属于老弱病残幼。三是旅游基础薄弱。
  三、主要做法
  1、选准新路子,定位全域旅游。近几年来,通过各级共同努力,借助精准扶贫契机,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骨架”初步形成。桃园村要与塘约村一样,凝聚穷则思变的力量,按照“全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旅游业主导,整合全镇旅游资源、人力资源,全方位、系统化提升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文明素质等,实现区域资源有效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破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群众参与旅游产业率、农特产品转化旅游商品率、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受益率不高的局面。
  2、探索新模式,实行股份经营。要想把桃园村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并且让群众直接受益,股份制旅游专业合作社必不可少。合作社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农民意愿为核心,由农民自发组织、自愿入股;二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农民至少占成员总数的80%,贫困户至少占成员总数的50%,人数可在后期根据规模增加。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所得利益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20%、村民50%的比例进行分红。
  3、寻求新方法,推进村社一体。村社一体是做大旅游规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桃园村要立足本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现实发展的特点,建立“以村带社、村社一体、利益联动、共建共享”的村社合一机制。对全村的农家乐、特色民宿、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入社、统一经营、统一接待、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分红模式,实现村、群众等多方利益共赢。
  4、构建新机制,释放制度红利。一是强化领导机制,组建由党委书记牵头的桃园村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二是资金切入机制,镇村两级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三是动态活动机制,借助产业和资源优势,加强与省、市、县旅行社合作,常态化举行油菜花节、猕猴桃采摘节、民歌节等乡村特色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乡村、扎根农业、盘活旅游,通过合作社的集体经济让桃园村的“内生动力”、“首创精神”喷发起来,最终实现聚人心、合人力、谋出路、共致富、同小康的目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