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河乡井泉村提起张宗萍,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是情系贫困群众、乐于奉献的扶贫急先锋。
今年42岁的张宗萍,是圣湖茶业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县政协委员。自张宗萍创办圣湖茶业公司以来,就将“创业”和“扶贫”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圣湖茶业资金、技术、销售等多方面优势,尽力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中,让他们充分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帮助村企结“亲家”
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井泉村位于深河乡东部,全村共有365户1657人,因交通不便、缺乏产业带动,村民们只能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全村贫困人口达112户360人,贫困率达21.7%。
然而,该村却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截至2008年底,该村拥有成熟茶园500余亩。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茶叶加工车间,村民们只能自采自炒,质量缺乏保证,经济效益低下,茶农的积极性大受影响,纷纷外出打工。到2010年底,该村近400亩茶园撂荒,一个有着良好基础的产业眼看就要垮掉。
当张宗萍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井泉村发展茶叶产业。公司总部进驻该村,技术人员走家串户搞指导,加工厂也办了起来……“龙头”一带动,井泉村的茶叶产业很快“起死回生”。经过一年多的认真整理,500余亩老茶园焕发生机,1000余亩新建茶园冒出新绿。
主动帮扶认“穷亲”
贫困户燃起新希望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如何让112户贫困户精准脱贫成为了井泉村最大、最紧急的任务,村委会再次请求圣湖茶业的协助。大义当前,作为县政协委员的张宗萍带领圣湖茶业公司迅速行动起来。
张宗萍主动包保5户贫困户,面对面与贫困户进行“精准诊断”,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方案:所有贫困户全部纳入圣湖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对茶园管护不力的,派技术员上门指导;自制茶销售不畅的,帮忙进行销售;想新建茶园的,免费送苗并全程指导;为所有贫困户免费提供茶叶专用肥,保证茶叶质量;公司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为其制茶时还提供优惠……
有了张宗萍的大力帮扶,脱贫梦想不再遥不可及。3组村民任传明,现年54岁,妻子残疾,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1岁,无法外出务工。在张宗萍的帮助下,任传明将已经荒芜的3亩多茶园重新修整,预计今年卖鲜叶的收入将超过2万元,年底即可脱贫。6组村民肖慈平,45岁,家中4人,因居住条件恶劣、缺致富产业而长期贫困,在张宗萍的帮助下,肖慈平将2亩老茶园重新修整,并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4亩,还当上了公司的质量监管员。茶园全部见收后,肖慈平的年收入将超过3万元,可顺利脱贫。
“没人督促,没人要求,也没人指导,我们完全是凭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来开展帮扶工作,村民们都称我们为扶贫‘志愿军’。”张宗萍告诉笔者。对于今后的帮扶之路,张宗萍说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能够被党和政府信任的民营企业家,就必须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扶贫帮困事业做得更好!” (熊 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