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拔“穷根”
——官渡镇扶贫工作侧记
□ 吴金鑫
走进官渡镇的新农村,一幢幢房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依村延伸,一片片果林沿山而植……这绿水青山环抱的村落让人仿佛置身画卷。
“这里是官渡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我们通过‘学习塘约道路·探索桃园模式’建立了‘以村带社、村社一体、利益联动、共建共享’的村社合一新机制。如今这座昔日的小山村变成了农业旅游观光、农特产品营销的好地方。”官渡镇桃园村书记张佑德向笔者介绍,桃园村是官渡镇相对比较富裕的村子,全村272户人家,现今只剩下74户贫困户。针对他们的特殊状况,官渡镇推行产业奖扶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两条措施,目标只有一个——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一村一业促增收
走进庞家湾猕猴桃种植基地,老远就看见三三两两的农人在基地里劳作。正在收摘猕猴桃的谢辉成说,“以前我8.7亩地都是种庄稼,现在猕猴桃合作社流转我6亩地,每亩300元钱。春秋两季我还能在这里务工,净增收1万多元。”谢辉成是桃园村1组村民,现年61岁,家里4口人,妻子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刚走出校门。2015年因病、缺技术、因学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打零工,挣的钱也只够妻子看病、孩子上学,入不敷出。
创收能力低、治病周期长、上学费用高导致贫困现象易反复,是因病、因学致贫户的主要特点。近年来,官渡镇提出将桃园村打造成“农业旅游示范区”。于是,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庞家湾猕猴桃生态采摘园应运而生。该示范园由返乡创业能人党员黄俊于2016年投资建设,种植品种以红杨、新西兰奇异果为主;总面积200余亩,已投资260万元。亩产5000斤,产值1.5万元,年总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带动桃园村2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官渡镇主要有烟叶、猕猴桃、畜牧业三大产业。我们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引导贫困户发展壮大产业,持续增收,走脱贫致富小康路”。官渡镇党委副书记曹家才介绍说,“中场村1组贫困户石从军,就是通过养殖马头山羊,年收入达到3万元,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官渡镇结合各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扶贫措施,持续为民增收。依托片区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创建等优势,大力发展沿山旅游业。截至目前,官渡镇已有农家乐50余家,年均旅游人数达50余万人次,年经营收入80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余个,拉动农民自主经营土鸡、茶叶、蜜蜂等土特产品,实现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余元。
易地搬迁挪穷窝
沿着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缓缓前行,乘车人员不禁感慨道:“车在路上跑,人在画中行。”一路走来,波鱼沟口2017年新一期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正在紧张施工。随后,笔者来到官渡镇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桃园村波鱼沟安置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粉墙黛瓦的新房子及“仁”、“孝”、“礼”、“义”四个大字。
“来客人了,快进来坐会儿,喝茶。”搬迁户吴善保见到我们,笑着起身端凳子,十分热情。吴善保现年63岁,桃园村2组人,妻子周中秀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吃药,女儿吴猛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家庭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窘迫。他家原住在庞家湾山顶上,交通不便,两口子经常外出务零工补贴家用,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垮塌,一直没有稳定的住所。2015年因病、交通条件落后被评为贫困易迁户,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对他们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当得知政府要免费为他们盖新房子时,吴善保一直不相信。直到工人们进场,两位老人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按照政策,吴善保一户拿到了一套面积75平米的新房,2016年12月,吴善保搬入新房时,激动得老泪纵横:“一直梦想着有一套这么漂亮的房子,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 如今,在新房子旁的菜园里,吴善保种满了蔬菜,辣椒、茄子、黄瓜都已挂满枝头。
精神脱贫干劲足
安置房墙壁上的《村规民约》、《桃园民歌》、《楼栋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随处可见。据了解,自该安置点建成后,先后召开了搬迁现场会、楼栋管理群众会、环境卫生整治会等,杜绝了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近年来,官渡镇党委政府始终突出“精神脱贫”的重要位置,以“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理念引领工作,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真正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家风。
“要物质脱困,先要精神脱困。贫困户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扶贫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官渡镇党委书记张伟成讲道。该镇先后评选出了以王杰为代表的一批“最美脱贫户”,集中表彰了兰善清、庞昌禄等一批自力更生的脱贫示范户,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扎实开展“十星级”系列创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开展烟叶生产、茶园管理、猕猴桃管护等培训23场640人次。
据悉,官渡镇2015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08户4851人。近年来,该镇通过精准施策、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易地搬迁、精神脱贫等一系列措施,帮助1316人走出贫困。今年,将持续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让群众能搭上精准扶贫政策的快班车,奔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党委书记张伟成(左一)查看产业建设情况。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燕青(右一)走访贫困户。
猕猴桃产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孙家坝安置点集中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