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柳林乡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统一决策部署,围绕“六个精准”要求,落实“六个一批”措施,以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举全乡之力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自2015年以来,累计脱贫987户3127人,墨池、屏峰两村整体出列,贫困人口减至806户1961人。
山上兴产业,靠山吃山富口袋
该乡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目标,精准滴灌,聚力绘就产业发展蓝图。
坚定不移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一是让贫困户搭上烟叶种植快车。依托良好的烟叶产业基础,柳林乡鼓励贫困户优先发展烤烟产业,2014年至2017年,年均有180余户贫困户种植烟叶超3000亩,户均增收5-6万元,通过种植烟叶实现脱贫致富。二是让贫困户搭上中药材种植快车。柳林乡位于秦巴山腹地,山高、坡陡、沟深,是珍奇中药材生长的天然摇篮,群众有种植珍奇中药材的宝贵经验。为抵御市场风险,柳林乡培植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6家,2014年至2017年每年帮带110余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2000亩以上,年户均增收2-3万元。三是让贫困户搭上特色养殖快车。柳林乡山大人稀,山场辽阔,利用良好的资源禀赋,结合每户实际,引导贫困户养殖郧巴黄牛、黑皮猪、娃娃鱼、山羊、土鸡、蜜蜂等,年均有800余户贫困户通过特色养殖增收8000余元,为脱贫添砖加瓦。四是让特困户搭上市场主体快车。无智力、无劳力特困群体,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硬骨头,该乡始终对特困群体厚爱一层,引导他们利用土地、小额信贷加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让其在市场主体务工得薪金、分红得股金、政策扶持得奖金、种养收益得现金。在此帮带模式下,特困户获得多份收益,79户特困户将因此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脱贫目标。
持之以恒发展新兴产业,为贫困户打造致富引擎。顺应市场发展电商产业。借“一村一淘”东风,该乡现已组建3家较具规模的农村淘宝店,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将柳林腊肉、核桃、野生蜂蜜、板栗、土豆等优质土特产进行线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增收,其中屏峰村淘宝店连续数月蝉联竹山县农村淘宝销售冠军。抢抓机遇发展光伏产业。2016年,该乡引进十堰汇和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村集体入股80%、公司入股20%比例在全乡两个村建设150千瓦光伏发电站两座,已于2017年6月30日前实现并网发电,为6个村提供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解决了集体收入空壳村问题。下一步,该乡将鼓励贫困户以小额信贷入股,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带领全乡500余户贫困户年均获利3000元,让贫困户得到真正实惠。
山下建新村,寻地借地挪穷窝
针对立地条件差的客观现状,该乡“无中生有”谋新路,“节外生枝”建家园。
一是空中“生”地,小场坪大安置。对集中安置点采取多层安置方式向上要空间。2016年建成的10个易迁集中安置点中,三层以上的有6个,安置贫困户95户316人。2017年在建的集镇观音堂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七层单元楼,安置贫困户34户113人。二是邻村“借”地,远距离近安置。本着“山上没有山下找、本村不足外村借”的思路,引导洪坪、民主、墨池三村易迁户就近到柳林中心集镇安置;引导公祖、屏峰两村易迁户就近到公祖集镇安置,跨村安置115户414人。三是外援 “要”地,内部人外安置。转变背井离乡的老观念,走出本土安置的死胡同,向楼台乡、文峰乡要地30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个,安置31户125人,实现借土安置、借地发展,极大缓解了易地搬迁压力。四是自我“管”地,除陋习新安置。采取“一制两长三员”管理模式,制定《安置点安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选好“楼长”、“中心户长”,确定“卫生监督员”、“安全管理员”、“矛盾调解员”,开展“四比四有四好”评比活动,强化群众自我管理,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构建和谐新村。
干群齐奋进,苦干实干奔小康
柳林乡坚持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的精准扶贫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大格局。
一是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精神扶贫能解决贫困户思想贫困本源。该乡利用召开群众会、道德模范现场说教、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渠道帮助贫困户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开展扶志立信,激发群众决战贫困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治贫先治愚,脱贫靠教育。教育扶贫可培养高素质人才,解决脱贫致富根本。柳林组织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成立助学奖教基金会,重点帮扶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现已募捐财物130余万元。今秋开学,柳林乡助学奖教基金会为困难大学、中学、小学生发放助学金13余万元。三是健康扶贫,医疗当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柳林地处深山,就医条件相对落后,为让贫困群众及时知道身体状况,今年特聘请县人民医院、博仁医院、仁爱医院专家来该乡义诊3次,就诊人数15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物7万余元。四是多方支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每季度开展视察活动,并就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扶贫档案建设、结对帮扶等提出意见建议。“两代表一委员”积极主动包联贫困户,帮他们谋划脱贫产业,拓宽致富门路。全乡已形成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强大气场。
“潜龙在渊,蓄势待发”,今后,柳林乡将继续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全局,鼓足干劲,积极进取,攻坚克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举全乡之力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