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7年11月2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产业铺富路 美丽乡村入画来——双台乡扶贫工作侧记

新闻作者:赵虎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8日  查看次数:次  
  初冬时节,走进双台乡,顿感精神奕奕,清新怡人,只见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幢幢粉墙黛瓦的房屋清新别致,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旅游风景画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这是该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双台乡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乡,贫困户收入来源狭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全乡贫困户 2537户6867人。经不断努力,2016年顺利减贫627户1945人,剩余贫困户分三年实现全部脱贫,其中2017年计划脱贫631户2108人。
科学谋划绘蓝图
  该乡成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战指挥部,层层签订“军令状”,明确时间节点、制定任务清单、压实帮扶责任,切实做到脱贫难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帮在点子上、扶到关键处,逐渐探索出一条把水浇到“穷根”上的精准扶贫之路,点燃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星星之火”。
  “我家收入主要来源是打零工,外加种点粮食,一年收入有一万余元,比以往几年挣得还要多。”该乡罗家村四组贫困户余胜禄一边掰着手指头算收入,一边美滋滋地说。因妻子多病,孙女在读书,余胜禄年龄渐老,无法外出打工,仅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过去日子过得紧巴巴。为帮助余胜禄这样的贫困户早日脱贫,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清华为他送去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并通过联系私营老板,每月解决余胜禄孙子800元的上学费用。
  今年以来,该乡14个工作队与贫困户“结亲”2529户6987人,帮助贫困户发展核桃、蔬菜等8000余亩,发放猪仔800余头,鸡苗15000余只,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500余件。
易地搬迁挪穷窝
  双台乡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强化监管,取得实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全程参与,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根据贫困户家庭人口的不同和搬迁意愿,科学设计房屋户型,按照“先保障房、后安置房”,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严禁乡村干部插手工程建设,加强监督,确保房屋质量安全可靠;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抓好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
  截至目前,全乡已建6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3个安置点己完成,2016年12月底464户1167名贫困人口入住新房;今年安置点12月底前可实现464户1445名贫困人口入住新房,超额完成县下达的扶贫搬迁任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双台乡罗家村六组的盛雄兵,上有两个体弱多病的父母和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孩子,2013年他查出患有直肠癌,这些年因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生活捉襟见肘。县兴竹公司经理张宜源对口帮扶帮扶盛雄兵家,多次到他家中当参谋、出主意,援助500元钱帮助发展养殖业,帮他买下6头小猪,并承诺负责猪的销售,最后卖了1万多元钱,帮他租了4亩土地,加上自己的1.3亩地,实行粮药套种,仅今年光粮食就收了一万多斤,为他脱贫奠定了基础。
  该乡充分利用帮扶单位接触联系广、沟通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取得一定的成效。2016年2月,双台乡成立扶贫协会“同富”协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助扶贫资金23.5万元。按照“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的要求,重点围绕生活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帮扶、项目帮扶、金融帮扶,为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套餐,真正把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落实到每家每户;充分利用“雨露计划”、“信用工程”等平台,加强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专业技术,增加就业机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脱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5个,培养科技明白人2000余人。
  截至目前,全乡工作队帮扶贫困村规划帮建项目28个,共整合扶贫资金3850万余元;全乡已发放315户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1312万元,入股裕源公司发展产业的6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05万元,为贫困户早日投入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做大产业促增收
  搬迁扶贫实现了“挪穷窝”,产业扶贫才能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增收致富。
  双台乡拥有林地面积52万亩,植被覆盖率超过84%,山场、林地资源十分丰富。看准这一点,2015年,罗家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赵喜洋积极响应社会扶贫号召,返乡创业,投资约700万元,流转土地500多亩,建起了一个以养殖马头山羊、黑猪为主的养殖繁育基地,养殖黄牛200头、马头山羊300只。同时,合作社建立贫困户“利益链接”模式,吸纳贫困户60多户180余人,可带动每户年增收8000多元。
  在产业扶贫中,双台乡坚持市场主体带动,与贫困户的劳动力、土地、附属设施等资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股组建合作社或分户生产管理,建立健全“二次分红机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抱团”发展,突出养殖、中药材、核桃三大产业,确保产业项目成功和扶贫效益到户。截至目前,全乡已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5个,带动1120户贫困户脱贫。发展核桃6500亩、中药材3000亩、茶叶3000亩,食用菌18万袋,山羊总量达15000只,形成了以菌、药、畜、茶、果为主的特色产业板块。
  “通过山下安居、山上乐业,让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同步小康,让双台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地’。逐步实现“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谈及发展前景,双台乡党委书记高兴恕信心满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