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水通过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而千家万户的幸福之水,更传递着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心、民众的关爱。作为供水人,我们乐当百姓的‘挑水人’。”徐茂群饱含深情地说。
俗话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随着城区的不断拓展,满足新、老城区和工业园区供水的发展要求,形成完善可靠的安全供水水系,为供水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摆上了公司的议事日程。2014年初,徐茂群邀请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总院专家来我县多方考察,拟定在霍河水库建第二水厂(霍河备用水源),并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当年6月8日,霍河备用水源工程开工建设。
建设中,徐茂群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吃住在一线。在他的带领下,工程队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取水泵船、水厂、供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建设,创造了自来水行业史上的“竹山速度”。在主管道穿越堵河与城区并网供水的过程中,他身先士卒,与工程队员们顶烈日、斗酷暑,苦战4个昼夜,当管道横穿堵河与管网对接、闸阀调控、运行调试一举成功时,疲惫不堪的徐茂群才露出笑容,在场围观群众纷纷点赞:“徐总了不起!”
“水安则民安,水兴则业旺”。城市供水,作为一个城市的命脉和血液,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幸福程度,更折射出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今年12月5日,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拟新建潘口水库取水泵船1座,新建原水输水管道16.4公里,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满足了城区居民递增的用水需要,还确保了居民能饮用上高质量的自来水。
群众的期盼就是最大的民生。龙头一拧,清澈的自来水能欢快流淌,随用随有,这既是城区周边及边远村民的期盼,也是徐茂群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015年初,徐茂群带领干部职工克服用水范围广而区域用户少、供水战线长、维护成本高的现实,采取不同地域不同措施的办法,坚持“民生靠前、供水为先”,投入资金近100余万元,铺设主支管网5000米,完善了通济沟工业园二次供水体系改造,在南山新建蓄水塔,解决了入园企业生产用水和近2000余名建设、生产工人的生活用水,以及南山规划区内含廉租房在内的近1000余户4000余居民的生活用水。
徐茂群广征博采,大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率先在城区的明清、窑沟、桥东、莲花等边远村组,用无负压二级阶梯式供水新工艺,延伸铺设了潘口乡悬鼓洲、小漩、龙王沟等村和楼台等乡镇村组管网工程,保障了明清、桥东、窑沟、龙王沟等村安全饮水,让散居在山山岭岭上的6000余户、20000余人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精准扶贫,供水同行。没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改善,脱贫基础就不牢固。
徐茂群把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在结对帮扶城关镇窑沟村改善饮水条件、决战贫困的同时,摆开了城关桥东至文峰滚子岭、金湾、东钦精准扶贫安置点饮水安全工程战场。他带领职工们苦战3个多月,铺设供水管网30余公里,解决了城关桥东、虎山和文峰滚子岭、东钦、土塘片区近万余村民,以及青龙寨、金湾扶贫安置点近1000余户移民和常住居民“看得到河,吃不到水”的困难。
与此同时,投入巨资实施了宝丰镇双庙、深沟、双丰、观坡、喻家塔、小堰、侯家湾和麻家渡镇黑虎、墩梓、总兵安以及溢水华家湾、涧沟等村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深山、边远村组村民望天止渴、无水可用的困境,结束了他们祖祖辈辈吃井水、窖水、挑水或无水可吃的历史,用实际行动助推精准扶贫。
“工作无巧,关键在学;能力无拙,在于用心”。为构建 “每一名员工都是一支战斗小组,每一个供水人都是奉献楷模”的职工团队,他引导员工把企业发展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让员工成长为“按下按钮就是运行工,拿起钳子就是管道工,端起表卡就是营抄工,绑上安全带就是安装工,背上背包就是抢修工”的多面手。
“人可三日断粮,不可一日无水”。可以说,从年头到岁尾,供水人无时无刻不在忙碌着,不管酷暑寒冬,保障供水就是他们的神圣使命。2016年初春,我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冰冻极寒天气,城区、宝丰近万余户市民的计量设施、用户支管道出现了“爆发式”损坏。为保障居民安全用水,他动员 “全员皆兵”齐上阵,打破常规、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投入抢修,在滴水成冰的夜里,为市民带水、换闸、换表,在阵阵寒风中抢修用水设施,抢修好一处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裹着泥水、流着汗水,打赢了一场冰冻灾害“突击战”。
唱响为民、利民、惠民主旋律,坚持优化服务为民,实施服务品牌创建工程。他在公司设置24小时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成立服务维修队、抢险突击队,做到小修不过天,大修连续干;实施维修质量跟踪回访制度,做到有求必应,有诺必践;推行“零点”行动和“停水不断水”服务,将维修由白天改在深夜,最大限度减少给用户和市民造成的不便。公司年平抢修管道、维修堵漏150余次,管网巡查累计250公里,消除供水安全隐患30余处。
建立以“水滴石穿的敬业精神、水流不息的进取精神、水乳交融的团队精神、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水清如镜的诚信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完善规章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完善成本控制机制。推广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管理领域的运用,在公司各服务大厅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化监控系统、水费缴纳和自主查询系统等现代化、信息化设施,提高供水科技含量。创新水质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了在全市县(市、区)同行业内较为领先的化验室,增添了余氯比色计、恒温培养箱、分光光度计、余氯检测仪、生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等一系列水质检测仪器,完善了源水、待滤水、出厂水一小时一检的简分析检验制度,确保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供水水质安全。
坚持社会效益为重,坚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为先,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在社会公益方面,为城市消防无偿提供用水和设施维护,为五保户、残疾特困户等弱势群众无偿提供用水、维护服务,为城市绿化、美化、公共设施无偿提供用水和维修,年平免费供水及服务达60多万元。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取消底度水费,虽增加了服务人员,每年增加成本和费用近100万元,但切实减轻了用户负担,减少了用水纠纷,提高了用水质量,增强了用水安全。
满意只有起点,服务永无止境。他倡导“水在心上,心在水上”的服务宗旨,要求全体职体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法,提升优质服务,让用户更加满意。
做好“加”强检查督导、优化窗口服务的“加法”,把窗口服务、业务报装、管网报修、制水生产、水质检测、工程安装、管道抢修、便民服务措施等纳入“一月一查一通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行“心在用户、责在岗位、重在服务”工作机制,让用户办得了事、办得成事。
做好“减”少办事环节、用心为民服务的“减法”,紧紧抓住用户关心的焦点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力争让用户“少跑一段路、少等一分钟、少操一份心”。
做好“乘”势创新举措、履行服务承诺的“乘法”,严格落实24小时抢修联动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管网巡查和维修,确保故障抢修优质高效。
做好“除”去不良作风、推行品质服务的“除法”,消除服务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内不欺已,外不欺人”,用严谨的态度兑现供水安全、安全供水的承诺。
水滴虽小,润物无声。徐茂群和他的团队,用柔肩担重任,为千家万户送去幸福水;济丹心谱华章,绘就城乡供水发展新蓝图,兑现了供水管网延伸到哪里,洁净自来水就涌流到哪里,优质服务就输送到哪里,供水形象就展现到哪里的庄严承诺。(党世根 程涛)
一户一表,明白消费。
精准扶贫,供水同行。
抢修管道,保障供水。
入户维修,随叫随到。
供水管网,拓展延伸。
送面锦旗,表达心意。
透明缴费,贴心服务。
培训员工,提升技能。
自控系统,方便快捷。
3上一篇下一篇4



乐当百姓“挑水人”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查看次数:次
3上一篇下一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