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奔小康
——竹山县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县健康扶贫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集聚合力,精准施策。“坚持三个到位、落实五大行动”,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016年,我县代表十堰市接受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评估,县卫计局被十堰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授予“2016-2017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落实三个到位,健全工作体系
落实组织领导到位。作为全县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环,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为切实加强对健康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卫计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人保财险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卫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县卫计局抽调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健康扶贫工作。各相关部门对健康扶贫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构建了健康扶贫大格局,确保了健康扶贫工程顺利实施;为确保健康扶贫工作稳妥推进,县卫生计生局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构建了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健康扶贫工作体系。
落实制度设计到位。围绕健康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医疗保障政策、监督检查考核等环节,加强政策研究,逐步完善健康扶贫顶层设计,形成了竹山特色的健康扶贫模式。2016年下发《关于落实精准扶贫对象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2017年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竹山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确定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在落实医疗保障提升、住院就诊减负、医保结算便捷、公共卫生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大行动”基础上,逐步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实现十个100%,即:贫困人口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人均200元补充保险参保率达100% ,大病集中定点救治达100% ,大病兜底达100% ,31种慢病门诊定补达100% ,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控费率达100% ,医疗机构分级减免政策落实达100% ,建立健康档案10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100%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100%。
落实宣传发动到位。我县通过广播电视,印制宣传墙报、宣传册,在医疗机构设置咨询台,悬挂摆放承诺牌,发放医疗救助政策明白卡等措施,广泛开展宣传承诺,将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监督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为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根据各个疾病的特点,重点开展了健康宣传教育专题活动。积极配合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开展巡回讲座1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为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我县各卫生计生单位按照“十有一明白”的标准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即:有组织领导、有办公场所、有结算窗口、有信息处理系统、有医疗救助专用章、有工作流程图、有政策公示、有政策宣传、有档案资料、有信息上报和发放明白卡。
落实核心政策,聚集工作合力
开展医疗保障提升行动。2016年,全县对贫困人口实施了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减免医疗费用等政策措施。当年按贫困人口每人20元进行筹资实施了大病补充保险。在全市统一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我县对门诊重症病种提高了门诊费用补偿标准。2017年按贫困人口每人200元进行筹资由市级统筹实施大病补充保险和慢病门诊核销。贫困人口慢病门诊就医核销工作于9月正式启动。通过综合施策,贫困人口大病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有力地减轻了贫困患者的负担。
开展住院就诊减负行动。各级医院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自付部分减免5-10%的政策,落实了门诊诊疗费、挂号费等优惠措施;贫困户家庭成员优先申请补助享受疾病应急救助政策。健康扶贫实施以来,全县医疗机构减免180.53万元,其中住院费用171.8万元、门诊费用2.78万元、就餐交通等费用5.95万元。
开展医保结算便捷行动。全县医疗机构通过数据比对,将贫困人口信息集中录入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精准扶贫对象就医精准识别,自动核销,即时减免。各医疗机构升级改造了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和新农合核销系统,贫困人口住院就医实现“一站式”结算,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各医疗机构全部开辟精准扶贫对象就医绿色通道,落实了各项便民措施。
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2016年县政府投入120万元,动员医疗机构筹集120万元,建设了16个贫困村卫生室。2017年利用地方债券项目,完成104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其中新建77个、改扩建27个,确保全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公有化、标准化。加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近几年来,我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亿多元,先后建设了14所乡镇卫生院、1所县精神病医院,新建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规划总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7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和规划新建1.5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的县中医院项目均已动工。创建“四化”乡镇卫生院12所,县级医院共建设市级甲类重点专科8个,乡镇卫生院共建设9个市级乙类重点专科。分别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组建三个医疗联合体,县域内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检验结果互认。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理念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偿为乡镇卫生院帮扶资金、帮助规划、培训人才、配置装备,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科室的扶持,全县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着力加强基层人才建设。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我县把培养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健康扶贫的重点来抓。2016年招录专业技术人员140人,2017年招录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先后选派50名业务骨干赴北京、武汉、十堰等大医院进修轮训,培养了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技术带头人,全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达5.7人。采取“订单式”委培模式,三年免学费培养村医97人。
着力持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城市医院“挂县带乡联村”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市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组织4家县级医院及3家民营医院与4家乡镇卫生院、8个贫困村卫生室签订帮扶协议。采取临床带教、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巡回医疗等方式,帮助受援单位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着力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1.98亩,建筑面积15165平方米,概算总投资7000万元,2017年3月动工建设,2019年可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项目规划总建设面积为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3.41亩,概算总投资1.7亿元,计划分二期实施,一期建筑面积30838.04平方米,概算投资1.2亿元。一期建设2016年9月动工,2018年交付使用。
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
坚持对所有贫困人口每年体检一次,建立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及年度因病返贫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进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疾病进展,阻断重症发生,减少每年新增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进一步加强各项传染病防控,减少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力开展妇女儿童重大公卫项目,加强精神病人的预防和控制。积极做好基本公卫项目和健康管理工作,加强行为干预,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2017年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138732份,健康体检138732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157671份,管理高血压31393人、糖尿病5965人、老年人49970人、0--6岁儿童33823人、孕产妇3621人。
下一步,我县将以更加严格的措施,精准施策,克难攻坚,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强化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扎实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的目标任务,推动保大病、防慢病核心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确保各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努力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共圆小康梦!
县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勤检查健康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健康义诊行”活动惠及群众。
“家庭医生”送医送药上门。
概算总投资1.7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已进入整体装修阶段。
守护婴幼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