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8年02月08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十年磨砺堵河明珠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8日  查看次数:次  

  竹山灵秀,堵河明净。由汉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与管理,位于堵河干流竹山县境内的潘口、小漩水电站,恰似明珠一般点缀其间,见证着这番热土的变迁。
  潘口、小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5万千瓦,作为堵河流域水电能源梯级开发的两项重要工程,他们发挥了重要的防洪、发电、生态、经济、扶贫等作用。汉江水电开发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行动践行寻梦初心,用担当诠释国企使命,历经十年磨砺,终闪耀出璀璨光芒。
历史回眸深山拓荒路
  2007年10月28日,随着空谷一声巨响,鄂西北荆棘丛生的荒山之中,机器轰鸣,人声激荡,潘口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2月26日,小漩水电站也正式拉开建设序幕。2012年5月30日,潘口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2月25日,小漩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3年4月17日,潘口、小漩水电站全部五台机组首次实现同时并网发电。每一个足迹,都饱含着甘与苦、泪与汗。
  汉江水电开发公司将“建好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拉动一县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建设宗旨,与各参建单位一起枕戈待旦,克服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融资难、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及洪水自然灾害影响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工程如期完成并顺利投产发电,质量高过“国标”,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安全责任事故,被专家誉为“新时期同类型水电站建设和谐安全文明工程的典范”。
  潘口水电站淹没区涉及竹山、竹溪两县10个乡镇,36000余人要搬迁安置。汉江水电开发公司积极配合两县政府,全力推进移民工作,创造了水库移民的“潘口速度”和“潘口经验”。库区群众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共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了“潘口和谐移民”品牌,铸就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潘口移民精神”,并升华定格为“竹山精神”。
  用汉江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徐新民的话来说,“潘口、小漩水电站就像新生婴儿一般一步一步成长,这离不开汉江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汉江水电人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库区群众的默默奉献”。
防洪发电综合效益显
  历经筚路蓝缕的工程建设期,潘口、小漩水电站在转入运行管理期后,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日渐凸显。
  2017年9—10月,堵河流域遭遇1956年以来最强秋汛。潘口水库连续出现6次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峰,最大入库流量4650立方米每秒。汉江水电开发公司上下坚守一线、不容一丝懈怠,严格执行上级调度指令,开启及调节闸门310次,连续泄洪22天,累计泄洪12.34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潘口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全面拦蓄了上游水库泄洪和区间降雨形成的洪水,累计拦蓄洪水近24.9立方米。通过潘口水库蓄洪,将入库洪水削减至1000立方米每秒均匀下泄,最大程度减少了对下游河道行洪安全影响,避免了竹山县城圣心桥广场及河道护坡一级马道高程以下全线被淹,确保了下游竹山县城各类设备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来水时空分布不均、连续五年整体偏枯的不利形势。汉江水电开发公司直面挑战,不断探索创新,通过积极开展两库联合调度,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提高设备可靠性,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等一系列措施,使两站年度发电量从2013年的5.72亿千瓦时逐年上升,到2017年,两站年度发电量12.08亿千瓦时,均首次超过设计年发电量。两站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47.66亿千瓦时,连续安全生产2426天,非计划停运次数为“零”,在缓解湖北省电网调峰、调频压力,保障电力供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工程产生的供水、通航效益也不容小觑。潘口水电站形成的61.45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改善了库区通航条件;水库的形成,增加有效调节库容11.2亿立方米,让南水北调中线可调水量大大增加,提高了供水保证率。
堵河之畔谱写和谐曲
   公司始终牢记国有企业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切实履行起所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潘口、小漩水电站为地方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引人瞩目,一曲和谐鸣奏正谱写在堵河之畔。
  据统计,公司对潘口、小漩水电站建设和移民直接投资约52亿元,带动各项政策资金、项目资金、社会资金和招商引资超过60多亿元。现在公司已成为竹山县工业企业中最大的纳税户,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7年,公司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上缴税收6633.75万元(竹山4479.83万元,竹溪2153.92万元)。多年来,公司累计上缴税收27365.29万元(竹山20844.88万元,竹溪6520.41万元),缴纳水资源费2129.51万元,缴纳库区维护基金3143.59万元,支付银行利息16.17亿元,强力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两座水电站工程更被视作“竹山竹溪片区重要的扶贫工程、当地百姓的造福工程、拉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希望工程”。按照有利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许多移民安置区率先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竹山县70%以上的移民户建起了两层以上的小洋楼,95%的移民户统一按徽派或坡屋顶结构建造了砖混结构的房屋,告别了土木结构房屋时代。全县移民新区家家户户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广电、栏圈、厕所、沼气“八配套”,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后的移民生活基本实现了“生存环境好于过去、经济收入好于过去、生活水平好于过去”。
  在工程建设期间,汉江水电开发公司利用疏挖河床砂石料填筑了1700米长的小漩防洪堤,为竹山县节省投资1500余万元;利用黄茅观石料场开挖弃料,为竹山县开发整理土地300亩。2013年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履行扶贫帮困责任,共支付残疾人保障金22.92万元,开展了柳林乡白河村村级公路建设、天台村川乌种子购置、白河村猪仔繁育基地建设、官渡镇新街村茶园建设等对口帮扶工作。
  多年来,汉江水电开发公司长期主动参与到库区地质灾害处理,着力改善库区环境,共支付地质灾害处理资金4256万元。始终注重保持堵河流域内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和鱼类品种特性,在水库放流细鳞斜颌鲴等鱼苗百万尾,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库生态平衡起到了良好作用。
  汉江水电开发公司党组织书记王洪正说,“汉江水电开发人一直坚持主动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致力于移民工程与枢纽工程和谐推进、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水利水电事业与地方经济和谐发展,让枢纽工程、移民工程与当地经济发展多方面和谐共赢”,
  风雨兼程十年路,不忘初心再出发。让这一片热土更加炽热,让这一河清水更加畅漾,让堵河明珠在水电开发的舞台上更加璀璨夺目,汉江水电开发公司还将继续前行,开创不平凡的新征程!


▲ 小漩电站全景 (张英阳 摄)


▲    潘口电站全景  (张英阳 摄)


▲ 库区鱼苗放流 (景华 摄)


▲ 潘口电站发电设备检修 (王国忠 摄)


▲ 电站发挥防洪作用 (徐新民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