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了4亩食用菌,可采摘3万袋,纯收入能达到60000元左右,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4月17日,擂鼓镇佑城社区1组脱贫户王金宝高兴地算了一笔增收账。
王金宝91年生,初中文化。2015年,王金宝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有4口人,62岁的父亲患有多种慢性心脏病,做不了重活,67岁的大伯无儿无女也跟着王金宝生活,妻子也没有固定工作。“不是没想到过出门进厂里打工挣钱,可家里有两老人需要照顾啊!”初中一毕业王金宝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仅靠他平时在附近干一些杂活维持家庭开支。
2017年,精准扶贫的各项帮扶政策就像一股春风刮进王金宝家。佑城社区扶贫工作队经过考察,了解到王金宝年轻能干,吃得了苦,有事业心,决定联合县蔬菜办扶贫工作队共同扶持他发展食用菌养殖产业。王金宝弄懂相关的扶贫政策后,认准了这个致富路子,迅速承包了的村里4亩地,并申请贴息贷款10万元,建温室大棚。县蔬菜办全程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帮扶。终于在6月佑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王金宝把辛劳和汗水都投在食用菌种植上,在大棚里,常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他拿到手的纯收入就有3万元。”县蔬菜办扶贫工作队员刘卫兵介绍说。有了国家政策和工作队的帮扶,再也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王金宝对未来也更有信心了。在种植食用菌的同时他还养了5头牛,10头猪。算上政府的奖补,每年也能带来1万5千元左右的收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王金宝还聘请了周围10户贫困户来合作社工作,平均给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
如今,王金宝一家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告别了土墙房,换了新家,一幢气派别致的小楼昭示着他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精准扶贫,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我们不能‘等靠要’。养儿防老,有了政策的帮扶,今后我也能凭着自己努力赡养好父亲和大伯,让他们安享晚年。妻子也能不再为生活担忧,我也能挺直腰板做个男子汉。”王金宝看着大棚里的一棒棒食用菌,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