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8年04月2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工匠精神 展示专业风采——2018年“竹山工匠”风采展示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8日  查看次数:次  
  焦昌明 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 

  焦昌明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注重业务学习,是我县外科领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的医生。先后有20余篇学术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荣获我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近几年累计主持手术接近5000台,没有任何一台手术出现事故,是我县临床一线手术量最大的外科医生之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室业务能力处于全市同级医院领先水平,主持开展的“寰枢椎融合手术”、“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等20多项技术填补了我县的空白,多项脊柱外科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挽救了大量濒临伤残的患者,使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手术和治疗成为常规手术和治疗手段,实现了山区群众在县内治疗降低就医成本的愿望。


  刘小平 县水务局城关水利站专业技术人员 

  刘小平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基层,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圆满地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先后参与的主要水利水电项目有邱家榜电站、马场河电站、顺水坪电站、浪鹰岩一二级电站、屏峰电站、构元子电站、深河电站等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主持了堵河城关堤防、小漩库岸、莲花堤防及其它诸多河道整治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主持了全县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饮安全、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并参入部分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主要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我县堵河干流重点河段、县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和其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小平主导了全县几百余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供水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并参入了建设督办管理工作。



  陈昌安   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车间主任 

  2009年,随着行业形势转变和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公司对于新产品的需要愈发强烈,先后进行了“圣水乌龙茶”商业化生产和“圣水工艺茶砖”开发生产两项重要工作。竹山茶历来以名优绿茶闻名,其它品种的茶没有任何生产经验,遇到问题就要坚决解决问题,陈昌安就带领整个车间制茶师傅,不分白天黑夜的学习新产品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往返于机械制造商,不断提升强化引进消化吸收的能力,反复验证、改进,仅仅6个月,就完成了生产车间运行生产,当年生产就达20吨。不断创新改进的工艺,创造出了独特的圣水乌龙茶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乌龙茶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圣水乌龙茶和圣水工艺茶砖的生产打破了我县茶叶产业只有春茶的历史桎梏,极大的提高了我县茶园利用率。


  肖友成 溢水镇老篾匠竹编馆篾匠
  一缕竹丝经过一双巧手,就变成了一筐竹篓。肖友成,溢水镇华家湾一位普普通通残疾老人,60多岁的他已经从事竹编工作40余年,用十余年的时间学习祖传的篾编手艺,巧手慧心闯出一番天地。他虽然患有肢体残疾4级,但是他依然非常勤劳,经常在附近做零工,无论是在工地上还是在苗圃里经常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自东川竹编馆开馆以来,肖友成就在馆内从事席、扇、箩、筐、篮、簸箕等生活日用品的编织、销售工作,同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宣传本地传统工艺特色的竹产品,带动了东川老篾匠手工艺馆的发展。依靠手艺,肖友成每天收入都有百余元。自己走上脱贫致富路了,也没忘乡里乡亲,他把镇内会竹编手艺的老篾匠调动起来,组织在一起,在馆内帮助贫困群众学习手工艺编制方法,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陈中祥   竹坪乡皮影戏艺人 

  为了我县地方传统文化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传,77岁的的陈中祥坚持29年录音写戏本无怨无悔。他加强学习政策,了解新思路新思想,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传统的皮影戏相结合,用唱皮影戏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皮影戏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为了歌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取得的新成绩,他编写了《清风颂》。为了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让老百姓理解扶贫,支持扶贫,主动脱贫,他编写了《扶贫颂》,从文化扶贫的角度,为老百姓注入精神食粮。十九大刚刚召开不久,他就组织编写了《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宣讲十九大精神,帮助老百姓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内涵。谈到皮影戏的创新问题,他信心满怀,要想让皮影戏不断传承,让百姓喜闻乐见,就要不断创新,剧本要能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受到欢迎,才能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李  森   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技术部CAD主管 
  李森主要负责公司款式开发,版型设计、面料品质测试、面料成本核算、服装工艺和模板制作,在岗期间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色地完成了公司前期的开发业务。 2014年,李森听亲戚说竹山开了个服装厂且正在前期招聘,因为刚好学了两年多服装的服装CAD,对这个老家开厂消息非常高兴,初出茅庐的他毅然决定前去试试身手,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钻研,他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独立完成了多个款式的版型制作。2015年6月,湖北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正式开工营业,李森直接被调职到湖北竹山负责工厂CAD工作,此时的他也是竹山工厂唯一一个版师 。在工作中,李森以强烈的工作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做技术的带头人,在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秦黎鹏 志诚绿松石有限责任公司雕刻中心主任 

  秦黎鹏作为外省人,自2011年来我县从事绿松石产品雕刻,至今已有7年,竹山已真正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他一直倾心致力于绿松石产品雕刻方面的研究,本着追求精益求精的艺术理念 ,努力学习,不断钻研,为把绿松石雕刻艺术上升到国际水平而奋斗。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已被当地民间称为绿松石雕刻领域的大师、艺术家。在这期间他相继参加过竹山各个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与讲座,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心得及技术向更多人传授。为了把绿松石雕刻艺术结合松石特质,融入于生活,赋予艺术之灵魂,他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结合雕刻艺术的各大流派,根据竹山绿松石的特点,取之所长,补之所短,研究出专属于竹山自己的独特雕刻技艺,被绿松石行业称之为竹山本地工艺,弥补了竹山绿松石雕刻艺术的空白。


  柏 锋 县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

  从大中修工程到路网改扩建工程,从桥梁工程到隧道工程,从安保工程到危桥加固工程,柏峰都是建设者;从公路测量到设计,从项目争取到实施,从工程开工到竣工结算,柏峰都是技术把关人。为解决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的危险桥梁问题,作为县公路局的总工,柏峰组织技术人员对我县干线公路桥梁进行了全面普查,根据危险情况进行分类,本着“先急后缓、先干后支”的原则进行改造。针对需改造桥梁多、改造资金严重欠缺的现象,对能利用旧桥的尽量在原桥上加固。为了确保加固后能达到效果,他白天上工地调查,晚上查资料、翻图纸、反复验算,对不同桥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近年来共加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危险桥梁33座,节约改造资金850万元,改造桥梁经验收全部达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龙海生   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变电检修班班长
  老家随州的龙海生,2009年在武汉电院毕业后就被省电力公司招聘分配到了竹山县供电公司。十年过去,龙海生在竹山结婚生子,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竹山人。作为竹山最重要的电源支撑点—35KV走马岗变电站,承担着城关镇内大部分工农业用电负荷, 但站内35KV及10KV电压互感器却频繁烧毁,已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安全运行及公司的经济效益,同时故障停电也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迫切需要一种手段加强电压的监控。龙海生参与设计的电压监控声光报警器自2010年研究推广以来,创新小组先后在35KV走马岗变电站、城关开闭所研究试验,经改进后在全县推广安装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上,每年节省了18000元;在社会效益上,提高了山区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全县人民用上满意电做出了贡献。


  王兴明   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农艺师

  王兴明参加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一心扑在农技推广工作中,为竹山科技兴农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曾荣获“全省茶叶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精心指导茶叶基地建设。他先后深入10多个茶叶乡镇开展指导服务,指导建成高标准茶叶基地10万余亩,其中组织新建无性系茶园5000余亩,使全县茶叶规模不断壮大。开展制茶技术指导。茶叶制作季节,认真对茶叶加工制作人员开展培训,大力提高名优茶制作水平,先后组织开发圣水、堵河源、女娲山等系列名优茶100多个,并在各级各类名优茶评比中获得较好名次,同时培训茶叶制作人员累计300余人,较好的满足了茶区生产发展的需要。服务市场宣传与销售。多次参入组织服务各级茶叶展销会、茶文化节等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助推产业发展,使竹山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