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湖北九女峰管理局的干部按照每月扶贫走访惯例,前去看望得胜镇复兴村袁慎洁一家。记者也随同回访了这个本报曾经报道过的特殊家庭。
袁慎洁自幼家庭贫困,虽然他很勤劳,可没有文化,挣钱少,直到53岁才结婚。妻子余云患有先天性手足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不会说话,双脚、双手严重残疾,无法站立,只能跪地膝行。2002年,两人在旁人介绍下组合在了一起。2007年,大女儿袁进出生。2016年7月9日,余云在县妇幼保健院又顺产下一名男婴,夫妻俩成为竹山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史上最大年龄的新生儿父母。
68岁老汉和53岁重残农妇喜得“秋葫芦”的消息很快传开,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也让大家都为他们捏一把汗。赶上二孩政策添丁增口是喜,忧的是孩子将来的培养教育问题。“今日竹山”第一时间在报、网、微信等平台推出了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和上级媒体关注。一时间,如潮爱心涌向袁家:县妇幼保健院减免部分住院费用,医护人员轮流照顾母子并捐款捐物,县残联送去困难补贴和轮椅,当地政府送去救助金,周边邻居和“竹根联盟”爱心人士常年关爱帮扶……
当日,记者一行来到袁家,欣喜地看到,沐浴着爱的阳光,袁慎洁一家住进了靓丽的集中安置房,“葫芦娃”也健康成长,已经能“满地跑”了。袁慎洁说,孩子快满月时他跑了十几里路,专门去请有文化的人给孩子取名字。“娃儿叫‘袁望’,大家的希望啊!我年纪大了,这辈子还不起人情,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回报那些帮我们的人!”
如今70岁的袁慎洁,头发花白,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在家照顾妻儿。在附近小学读四年级的大女儿袁进,每次放学回家后也会帮着父亲做家务、照看母亲和弟弟。爱心守护下,小袁望健康成长,一家人生活清贫却其乐融融。
(李永芳 何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