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村建设用地中旧宅基地、废弃工矿等用地(即拆旧区)与拟用于城镇建设用地(即新建区)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实行建新拆旧增减挂钩,把原建设用地复垦成农用地,最终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布局合理,农用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复垦指标除补充县内建设用地指标外,节余的可在全省交易,以达成发达地区搞建设有地可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有资金投入“互利共赢”。
近年来,我县抢抓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建设和全国贫困县深度扶贫开发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在省级平台交易的政策机遇,提升政治站位,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与盘活存量土地、缓解城镇化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促进乡村振兴、助推精准脱贫等有机结合,按照“待遇优厚,保障得力,标准统一”的要求,全力抓好增减挂钩拆旧和高标准复垦,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站位 整体谋划 抢抓项目实施黄金机遇期
去年底和今年初,我县通过省级交易平台,拍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40亩,收益1.2亿元,用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
面对如此优厚的节余指标交易机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建平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海军为常务副组长,人大副主任陈应洲、副县长龚世华任副组长,政府办、国土、财政、环保、住建、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负责人和17个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成员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领导小组,由国土部门牵头组成工作专班,聘请第三方技术中介力量,开展项目资源潜力调查、实施方案编制、地形图测绘、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等前期工作。据统计,今年可实施拆旧复垦面积8000亩,可分两期实施,在第一批次5000亩向省市申报立项的同时,将指标任务及时下达到乡镇,用一个月的时间,动迁旧宅基地4107户,复垦2982个地块,整理高质量农用地5400亩,全力保障节余指标6月份顺利纳入省级交易平台。为快速推进工作,县政府自筹资金1000万元,作为各乡镇项目拆旧奖补及施工费用。第一批次完工后,再着手安排第二批次3000亩拆旧复垦。
项目打包 程序从简 给乡镇最大的自由裁量权
“过去地卖了,自己就用不成了,现在县里投资对拆除的旧基复垦成农用地,除自己耕种外,节余指标能拿去卖钱,40多万元一亩,多划算。”5月3 日,召开全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增减挂钩拆旧复垦补偿具体事项。
为使乡镇放手大胆开展工作,将划定补偿范围、明确补偿标准、遴选施工单位、维持正常施工秩序、足额拨付施工费用、全力保障施工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安全等具体事项全部由乡镇政府承担,为节省开支和缩短施工时间,还适当简化拆旧复垦的规划设计、财政评审和招投标程序。在项目申报立项批复前,拆旧复垦同时进行,复垦地块经增减挂钩办初验合格,全额结算奖补和施工费用。
乡镇派出驻点干部督促各村负责讲清补偿政策,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组织机械和劳力,按照技术规程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拆旧复垦任务。按照痕迹化管理的要求,以村为单位监督施工方在拆房的前、中、后期和复垦的前、中、后期搞好影像资料收集和建好施工费用账目,为项目顺利验收和资金规范使用建好台账。
统一标准 严格要求 确保拆旧复垦一次验收过关
为提高整体调度效率,县增减挂钩办组建“上从县长、常务副县长,下到负责落实增减挂钩的国土和乡镇干部、技术指导员”在内的挂钩微信工作群,以群为阵地,搞清政策把握尺度,统一质量技术规范要求,定期通报各乡镇工作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各乡镇以群为学习交流平台,晒各个环节工作开展图片,交流基本做法,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国土部门增派技术力量,分乡镇先办好试点,再大面铺开。技术员负责教会乡村干部、具体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手机读图软件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斑图,解答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帮助各村及施工人员找准拆旧复垦地块和范围,按照“选好的地块定得变不得、复垦面积大得小不得、平整回填耕作层厚得薄不得、工作进度快得慢不得、项目实施真得假不得”的要求,统一耕地复垦质量标准,再行组织机械和人力施工,全力保障复垦的地块一次性验收过关。
策划:陈国华 田友余 组版: 石濡华 张超

大庙乡组织机械对里泗沟村农户旧房进行拆除。

县政府召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推进会。

技术员教村干部安装读图软件。

依据图斑图精准识别地块和面积。

驻村干部帮拆迁户搬家。

拆旧和复垦各阶段搞好痕迹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