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叶很轻。一般来说,一片鲜叶最长不过90厘米,厚不过0.6毫米,重不过120克。烘烤后,一片“黄金叶”仅有15克左右。
这片叶很重。全县烟叶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产量4.6万担左右,年实现产值0.6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400多万元,烟叶产业8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烟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近年来,我县将烟叶产业作为南部山区的主导产业,以及部分偏远乡镇的脱贫产业,涉及柳林、官渡、擂鼓、大庙、双台5个乡镇21个村。这些乡镇以烟叶产业为载体的产业扶贫致富道路越走越宽,烟叶产业已经成为了广大烟区农民,乃至烟区贫困户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片金叶富一方
连日来,在我县5个乡镇烟叶收购站,随处可见的都是烟农们满脸笑容地在卖烟叶。“今年烟叶不多,由于天气原因,才6000多斤,收入约9万元。”在柳林乡烟叶站,墨池村村民张泽树一边走一边说。虽然,烟农们都说烟叶收成不好,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在全县5个种烟乡镇,获得种烟“红利”的烟农并不只有卢某一人,像他一样发展烟叶产业的烟农有1000余户5万余人。
烟叶富民,烟叶脱贫。在官渡、柳林,党委政府已经将烟叶产业作为广大贫困户致富最快的产业、发展最好的项目,烟叶产业成为了最大的扶贫工程。5个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高度重视烟叶产业发展,亲自抓烟叶生产,为烟叶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确保了烟叶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官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抓烟叶产业,督办大田管理生产,解决烟水不畅、复修烟路,督促收购秩序;擂鼓镇深翻烟田,播种绿肥,在育苗大棚空档期种植辣椒、茄子等蔬菜提高利用率以支持烟农烟叶生产,增加烟农收入……这一系列的措施,都说明了烟叶产业重要性。
为确保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县5个种烟乡镇都建立健全了烟叶产业组织网络,形成了以烟叶生产领导小组为主导,广大烟农为主体,烟站和技术员为指导,常年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的工作机制。各产烟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个烟叶种植区域配备驻村干部与烟草技术员一起负责区域内烟叶生产、收购和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落实工作。种烟乡镇领导、烟叶技术员、烟农三支不同的队伍,汇成同一股力量,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奏响烟叶发展之歌。
现如今,“多种烟、种好烟,快致富、奔小康”成为烟区贫困户的一种理念,也成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主选项目。“今年我准备再扩大烟地面积,到时候就可以还清欠账,明年年底就可以再添置一些家具及生活用品,日子就越过越红火了。”柳林乡公祖村2组村民刘涛说,“烟叶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要想摆脱贫困还是要靠它。虽然这是个辛苦活,但是我毕竟年轻,相信只要能吃苦就会有收获。”
一片金叶带一方
“近年来,我镇一直把烟叶作为主导产业,一手抓‘造血’,发展烟叶种植,一手抓‘输血’,反哺烟农和其他产业。通过‘两手抓’工程,在全镇11个村打造烟叶产业‘黄金线’。”官渡镇镇长陈燕青说。该镇为进一步发展烟叶产业种植,提升“造血”功能,坚持以现代农业建设为抓手,以烟区产业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贫困烟农迅速脱贫致富。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首要任务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高烟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稳定配套烟区基础设施投入是保障烟叶生产必要条件。我县充分发挥烟叶生产发展基金、国烟项目和行业内部政策作用,组织好烟炉、烟电、烟区道路、烟水配套、烟叶基地等项目建设,按照服务主产烟区、服务种植规模稳定烟区的原则,严格项目审控,落实好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建设过程监管与督导,不断改善烤烟生产条件。近年来,在上级烟叶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县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中低产农田改造、高稳产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紧紧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共同建设、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形成合力,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及烟水、烤房、育苗工场等配套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烟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增强了烟区农民种烟的积极性。
一手抓烟叶产业提质增效,一手抓烟叶产业配套建设。我县紧紧围绕“稳定规模,提质增效”总体要求,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狠抓技术服务,持续提升质量,打牢市场基础,努力稳定烟叶种植面积。柳林乡累计投资上亿元资金,完成烟路修建60余公里;建设烟水配套水池 (水窖)6.67万立方米,铺设管网272千米,解决了6500亩烟田的灌溉问题;建设烟电配套设施20余处,覆盖全乡15000亩烟田,惠及800余农户;官渡镇从烟叶税收返还中提取20%作为烟叶产业发展基金,用来建设产业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项目50余个,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11个村600余农户受益……
同时,我县把烟叶发展基金,省、市下拨资金和国烟扶贫项目资金等涉烟资金纳入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按照“每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的原则,严格规范管理。改“先拨款后办事”为“先申报项目、验收后拨款”,实行资金跟着项目走和资金报账制管理,按照乡镇申报项目计划、领导小组实地审定,项目建设资金计划由县长审批、县财政按县长签批的计划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年底组织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检查的程序,管理使用烟叶生产资金,保证资金发挥最大的实效,烟农得到更多实惠。
一片金叶一片情
因烟结缘,因烟生情。国家烟草局带着对山区人民的感情,定点帮扶竹山,在新一轮的扶贫工作中适当调整扶持方向,将烟叶生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当前与长远兼顾,形成以烟为主、基础配套、整片开发、整村推进的生产格局,以烟叶生产为载体的产业扶贫的思路更加明确,“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思路也越发清晰,不仅有效改善了擂鼓镇金岭村贫困面貌,更是在“造血”理念的支持下,探索建立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整合资金100余万元打通扩宽金岭至龙井3公里循环道、8公里产业路;修建了金岭金叶广场,配套篮球场、健身休闲等设施;援建了村级卫生室及中小学,资助贫困户学生40余名;捐赠修建了60千伏光伏电站,每年日照发电6.5万度,年均可获发电收入6万元……一笔笔扶贫资金源源不断进村入户,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造福群众。这是国烟人以“聚焦产业和经济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国烟扶贫精品工程”为宗旨,紧紧围绕饮、炊、行、住、医、教、耕、灾等民生问题,从计划指标、烟地配套、技能培训、环境整治、易地搬迁、光伏发电、教育扶贫等方面大力支持,倾力帮助金岭村消除发展难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烟草专卖局按照“一个依托四个带动”扶贫指导思想(依托烟草产业扶贫,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小城镇建设、带动公益项目建设),全村抢抓国烟扶贫帮扶机遇,把特色烟叶作为“一村一品”和产业扶贫项目精心打造,稳定烟叶发展、稳定烟农队伍、稳定产业政策,促进了烟叶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迈进,4年间培育49户烟农累计种植烤烟2060亩,累计种烟收入646.17万元,户均收入13.19万元,最高亩均产值3887.38元。2017年全镇落实烟叶面积1020亩,金岭村近700亩覆盖50%农户,30%贫困户依托烟叶脱贫增收。
自201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把定点帮扶竹山作为重大使命,始终聚焦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将烟草行业优势与区域发展优势结合,将烟草扶贫项目与实际需要结合,致力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国烟以烟叶产区为重心,以边远极困村、专业合作社、产业示范区为重点,以群众受益为根本,按照符合中央和省市扶贫政策、符合烟草行业规定、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布局的要求,科学严谨确定帮扶项目,先后扶持专项资金1.1亿元,累计实施产业、交通、饮水、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项目112个,实施6个烟区新农村建设,帮助5所学校和4家卫生院新建。这一系列的帮扶极大的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富民强县“双赢”效果,加速了竹山脱贫攻坚进程。(卢波)
3上一篇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叶”的分量——竹山县烟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 查看次数:次
3上一篇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