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8年11月0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用菌撑起小康梦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查看次数:次  
  10月30日,金色的暖阳铺满了楼台乡三台村胡家湾这个小山沟,县农办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冯俊正迎着微风查看食用菌出菇情况,其身后是鳞次栉比的出菇大棚,棚内菌棒已经长满嫩菇,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说起该食用菌基地,冯俊再清楚不过了,因为该基地落户三台村,“媒人”正是县农办。
  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兴产业
  2018年3月的一天,县农办干部利用在三台村巡村访户之机,与该村“两委”干部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讨论。有村干部认为村内贫困户数较多,现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力度有限,仍需发展1至2项当年能增收的短效产业。当前全县短效产业中食用菌发展前景较好,生产技术、帮贫带贫模式都已成熟,但基地比较多,担心没有销路。农办扶贫工作队长吴善琦认为,当前全县食用菌基地虽多,但菌种生产基地少,可建设一个菌种生产基地,为县内食用菌基地供种,同时为农户生产优质菌棒。
  一场关于产业发展的“头脑风暴”就这样展开,扶贫工作队、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描绘产业致富的蓝图。最终,商定建设一个菌种生产基地,附带食用菌制棒生产,得到楼台乡党委政府领导的认可。
  穿针引线 ,协助招商建基地
  心动不如行动。农办牵头,迅速组织该村扶贫工作队、村干部、能人大户到河南、随州、邻近乡镇学习菌种生产技术、相关标准,考察食用菌经营管理经验、帮贫带贫模式。通过现场考察、交流学习,思路渐渐形成。
  走出去看,学回来干。为鼓励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农办积极组织协调,由村书记龙德洪挂帅组织,吸收回归创业人员、能人大户、随州某食用菌企业技术员共同组建宏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筹备注册公司。综合交通、水源等因素,基地选址在三台村胡家湾,于2018年5月底启动建设。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扶贫工作队、村干部组成工作专班,主动协调土地、场坪、用水、用电等难题,积极争取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瓶颈,协助引进设备、生产技术,督办建设进度,9月初基地建成投产。
  目前,菌种生产车间已投入运行,菌种产量可满足1000万棒食用菌制棒需求。食用菌制棒能力达100万袋,今年已完成制棒68万袋。
  利益联结,带动脱贫促增收
  该村以食用菌基地为依托,构建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业主与农户签订帮带协议,完善分红、劳务等利益分配制度,吸引贫困户通过基地务工、土地入股、小规模发展菌棒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增收。
  黄玉涛是三台村观音沟贫困户,家中3人,父母年迈,黄玉涛为照顾年迈父母,无法外出务工,仅靠村内打零工增收。今年9月,该村菌种基地投产后,用工需求大,驻村第一书记冯俊来到他家,鼓励他到基地务工,黄玉涛欣然前往。他每天驾驶小三轮车在菌种厂协助运输原料,目前已在基地务工一个多月,纯增收3000元以上。该基地还与黄玉涛签订扶贫帮带协议,承诺长期雇用黄玉涛在基地务工,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了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农办投入资金10万元,对种植对象按袋给予奖补,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烘干设备。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80人,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引导20户通过小额贴息扶贫贷款发展食用菌,预计户均可增收2万元。(万宙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