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使命担当 致力精准帮扶
——县民政局局长余娇娥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县民政局局长余娇娥对“担当”一词做出了完美诠释。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他们夙兴夜寐,想的是如何让贫困户走出贫困泥潭;他们东奔西走,为的是如何尽善尽美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勇挑扶贫重担,完成了一项项繁复工作,堪称我县扶贫一线的一支“铁军”。
落实主体责任狠抓队伍建设
县民政局负责包保大庙乡全胜、黄兴、鲍家河、里泗沟4个村。这些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共有贫困户650户、1703人,贫困人口之多、扶贫难度之大,让该局全体职工倍感压力。
为打好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余娇娥分别与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队员和行业扶贫分管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驻村帮扶、行业扶贫工作责任。选派8名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按照县委“全员包保”的工作要求,在原有23名包保干部的基础上,增派42名干部参加结对包保,包保干部达到65人,共包保贫困户192户。
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思路
黄兴村村民刘立彧今年69岁,一家四口,儿子刘波长期患病,无劳动能力,家中开销全靠老两口务农支撑,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自从余娇娥与刘立彧结为“亲戚”,每个月都要来看望刘立彧及其家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及困难。在了解到刘波的病情后,余娇娥不仅鼓励他放松心态、积极治疗,还联系县人民医院、市太和医院专家为其进行会诊,并多次去医院探望。刘波病情好转,目前正在康复中。同时,为了增强刘立彧家经济发展动力,余娇娥鼓励他利用自身特长发展自酿酒产业,并积极为他找寻销路,仅2018年刘立彧就自产自销白酒10000余元。
在余娇娥的示范带动下,该局包保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帮扶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包保户制定脱贫规划,解决包保户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该局包保的4个村,全胜村已于2017年整体脱贫。2018年,黄兴村脱贫42户123人,鲍家河村脱贫132户281人,里泗沟村脱贫63户141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落实扶贫政策筑牢脱贫基础
“感谢余局长为我们家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以前是我不懂政策,误会您了,还请您原谅。”不久前,余娇娥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这条短信是余娇娥包保户黄兴村村民张清元女儿张秋艳发来的。张清元属低保户,他与妻子均患有慢病,无劳动能力,女儿在十堰上大学,家中十分困难。一个月前,女儿张秋艳听别人说起了一些扶贫政策,结合自家的情况,她质疑包保人工作不负责,导致自家扶贫政策未能全部享受,遂打电话向余娇娥质问。在接到电话后,余娇娥并未生气,耐心向其解释扶贫政策,解其心中疑惑。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短信事件”。
为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保尽保,真正实现政策兜底,年初,县民政局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文件,确保兜底救助工作规范操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保障农村低保对象7638户、11814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093.89万元。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5372人,发放资金3753.15万元。对生病住院的低保、五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困难对象22258人次实施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819.55万元。实施临时救助对象644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