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乡村振兴的竹山力量
连续两年,40多岁的易加权获评竹山县创新创业带头人。 在柳林乡的深山,易加权种植了500多亩中药材,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并成立合作社。
去年夏天,我县拿出38.5万元奖励四个“一村一”项目人员。所谓四个“一村一”,即一村一个村级电商创业示范站、一村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村一个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在龚举海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大小2000多家合作社,吸纳了两万贫困户入社。由基层人才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中坚力量。
除了重奖激励,我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基层人才创新创业的举措。对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的企业,贷款50万元以内按年贴息3%,不超过3年。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道地中药材的基地,每亩一次性给予500元种苗补助……
在“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县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 “五个振兴”,两年整合资金30多亿元用于精准扶贫,把巩固脱贫基础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实施以产业、绿色、卫生、洁净、亮化工程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主的 “5+1”工程建设。
以卫生工程为例,我县以建设全省“厕所革命试点县”为契机,完成集镇、交通、旅游厕所建设及农村厕所改造,逐步实现所有厕所无害化、洁净化。实施环境连片整治241个村全覆盖,完善长效机制,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近年来,我县整合5000万元项目资金促推乡村振兴,带动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先行启动宝丰镇新茶、城关镇窑沟等50个试点村建设。着眼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产业链条长的主导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依托一项产业稳定增收。
“未来的乡村不仅有和城市一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还拥有优美环境、田园风光,会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谈及未来的乡村愿景,陈建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