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在外打工多年的聋哑人肖伟回到家乡,到嘉麟杰服饰公司应聘当起了缝纫工。以前,他曾经辗转江苏、四川等地,干泥瓦工、搬运工等体力活,靠微薄收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时间长了,他渐渐感到体力有些吃不消了,回到家乡想找点自己干得了又能挣钱的活儿。天遂人愿,回到家乡不久,他顺利地被嘉麟杰服饰公司招为缝纫工。
“以前干泥瓦匠、搬运工体力活,现在做缝纫技术活,他干得了吗?”初到嘉麟杰服饰公司,同事不免对他有些疑惑。
起初,肖伟一边比划着手势,一边咿咿呀呀地说,可别人怎么也不懂。见别人一脸茫然的样子,他灵机一动,将说的话写在纸上指给别人看。靠着这个办法,他很快学会了缝纫技术。下车间时,缝纫一班组长贺艮荣将他要到了自己班组,原来贺艮荣的丈夫也是聋哑人,她可以用手语和肖伟沟通。为了练好平车技术这项基本功,肖伟每天都要练习上万遍。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纸和笔,遇到不懂的问题,写在纸上第一时间找师傅和老员工请教。凭着不服输的钻劲和韧劲,短短20天他就结束了实习期,成长为一名熟练缝纫工。
公司的一条生产线,通常要20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有一段时间,肖伟所在的班组一直有同事请假,流水作业不畅通了,班组当天的产量就完不成。之前车间的产量名列前茅,现在却每每落后。肖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萌生了兼干其他活儿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组长的肯定和支持,立即安排师傅教他。经过刻苦钻研、尽力磨合,肖伟适应了在不同工序上转换,全组的产量又提起来了。肖伟“分身有术”、当多面手的事在车间很快传开了,经验也得到广泛推广,他的干劲更足了。
入职两年多来,肖伟凭着勤奋刻苦、善于钻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最高月工资拿到了7300元,最低也在4000元以上。2016年末,他还如愿收获了爱情,与工友赵婕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