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9年05月1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众志成城战贫困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查看次数:次  
  暮春时节,行走在潘口乡魏沟村,一条条通村入组水泥路蜿蜒曲折,一栋栋庸派安置房整洁亮丽,房前屋后,碧水蓝天,茶园飘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全县精准脱贫攻坚大潮中,潘口乡正发生着旧貌换新颜的历史巨变。
  近年来,潘口乡干部群众以不拔穷根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紧紧围绕“整乡脱贫出列”目标,全乡7个村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措施,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潘口乡存量贫困户1624户5170人,已实现1598户5131人顺利脱贫,现仅剩26户39人未脱贫,全乡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4.1%下降至现在的1.9%,7个村均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产业先导,筑牢脱贫根基。新建茶叶基地3600亩,全乡总面积近5000亩,结合正在建设的上庸茶城项目,打造茶叶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链条。采取“集体建棚,分户种植”模式,成立水晶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新建菌棚基地10个,发展食用菌70万袋。充分利用潘口乡近郊区位优势,因户制宜发展蔬菜、畜禽养殖、小林果等产业,将潘口乡打造成全县的“菜篮”、“果园”。214户749人贫困户与村签订《光伏扶贫对象公益性岗位协议书》,通过设岗定责完成公益性工作任务,享受光伏发电红利。
  改善住房,实现安居乐业。建设集中安置点17个、分散安置点33个,247户603名贫困群众搬入新家,集中安置点全部配套公厕、三用堂、杂房,所有易迁户均就近划分了菜地、猪圈用地,确保贫困户“搬得来、住得下”。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为660户贫困户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贫困户已基本实现户户有安全住房目标。
  合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14公里,全乡35个村组基本实现了水泥路通村入组。采取“户挖管道,村供水管”的模式,干部群众共同发力,为潘口河、魏沟、小漩等村解决了集中供水难题,全乡基本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经过农网改造工程,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扶贫扶智,助推精神脱贫。在市、县主流媒体上对3名脱贫典型进行了深入报道,对16名“十星级脱贫示范户”实行精神、物质双奖励,激励其他贫困群众向典型学习。先后组织30多场次“院子会”,开展文艺巡演3场,开展家风家教讲座4场,举办了扶贫、脱贫典型事迹报告会和贫困户感恩奋进教育大会,通过宣讲教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保障得力,解决后顾之忧。742名在校学生享受了教育扶持政策。全乡1624户贫困户实现免费体检、健康档案全覆盖,1840人次贫困群众享受医疗报销核销5364277元,684名慢性病患者领取慢性病补助。为全乡180名集中、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209户330名低保群体、314名残疾人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统筹推进,狠抓刚性任务。全乡7个村4942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624户)户户实现巡村访户全覆盖,收集民情民意1471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325件,化解矛盾纠纷342件。在小漩、龙王沟村新建扶贫车间2个,带动贫困户55户。新(改)建安幼养老服务中心3个,可为183名留守儿童、老人提供活动场所。完成七个村(居)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充实调整6名村支两委一把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

 
  “我要脱贫”光荣榜  

徐华英:坚强母亲的脱贫路
  徐华英,潘口乡小漩居委会4组村民,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2014年徐华英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两级干部的帮扶下,2016年底徐华英作为首批易地扶贫搬迁户入驻新家。她每天在家喂鸡养猪、种菜卖菜,空闲时还去工地上打小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2017年徐华英带领全家顺利脱贫。  

李琴:自力更生战贫困
  李琴,潘口乡鱼岭村3组村民,因突发眼底疾病导致双目失明,和同样双目失明的母亲依靠低保和残疾补贴维持基本生计,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母亲去世,经人介绍,李琴和手部残疾的外地女子陈志英组建家庭。在妻子的鼓舞下,李琴重拾生活信心,开始尝试养鸡,2017年养殖规模达到1700只,顺利实现脱贫致富梦。  

胡学国:香菇叩开“致富门”
  胡学国,潘口乡龙王沟村2组村民,20前由于一场车祸,胡学国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妻子郭群英的身上。2014年,龙王沟村在十转山上建起了食用菌基地,免费给老百姓使用。胡学国第一个报名,和妻子2人种植了3000棒香菇。通过不断摸索,养菇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种植香菇达到6000棒,纯收入3万元,顺利脱贫。  

曾宪银:夫妻同心奔小康
  曾宪银,潘口乡潘口河村2组村民,全家6口人一起生活。2018年7月,夫妻二人通过多方考察,在潘口乡龙王沟村开了一家农家乐。曾宪银夫妻坚持诚信经营,价格公道,农家乐的生意极好,每月都有2、3万元收入。2018年下半年,村里建起了食用菌基地,曾宪银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种植5000棒香菇,忙得不亦乐乎。  

王丽:电商架起致富桥
  王丽,潘口河村一组村民,全家6口人。她和婆婆在家照顾2个年幼的孩子,公公在家附近打打零工补贴家用,丈夫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很是清贫。2016年,县里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王丽租赁了位于305国道旁的2间空屋,开起了农村淘宝店。经过几年的历练,她的业务越来越熟练,业绩越来越好。  

江龙全:古稀老人忙致富
  江龙全,潘口乡悬鼓洲村4组村民。夫妻俩各种疾病缠身,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黄矛观大桥建成通车,看到河对面的小漩村民每天卖菜收入不错,江龙全也加入了卖菜队伍,以此维持老两口的生活。后来在产业扶持政策的鼓励下,老两口开始发展养猪产业,每年慢慢扩大规模,2018年出栏量达到37头,收入近6万元。  

史万明:辛勤劳动忙脱贫
  史万明,潘口乡魏沟村5组村民。妻子患有多种慢性病,儿子还在上学,2014年史万明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走访,懂事的女儿主动外出务工,为家里补贴家用。史万明在家一边照顾妻儿,一边发展种养殖业。经过史万明父女俩的辛勤劳动,他们一家顺利脱贫,儿子也踏进了大学校门。  

曾庆高:产业铺就致富路
  曾庆高,潘口乡小漩村六组村民,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自2015年开始发展养殖,到2016年底能出栏的猪有6头,能出栏的鸡有60只,获得奖扶资金3600元。到2017年底,能出栏的猪有4头,新增1头母牛,能出栏的鸡有80只,获得奖扶资金5800元。2018年种植食用菌5000袋,获得奖扶资金10000元。  

舒处山:“种”出致富新希望
  舒处山,潘口乡魏沟村3组村民,2014年因住房条件差、缺资金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舒处山大力发展种养殖业,2015年顺利实现脱贫。2016年,在乡村各级干部的帮助下,舒处山一家住上了易迁安置房,当年种植辣椒1.5亩,蔬菜1亩,花生、芝麻、油菜、玉米共计8亩,养殖生猪8头,年收入近三万余元。  

肖钱珍:脱贫路上的“巾帼力量”
  肖钱珍,潘口乡龙王沟村3组村民。丈夫患有尘肺病,两个儿子还在上学,2017年肖钱珍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工作队和包保干部的建议下,肖钱珍开始尝试种植食用菌。第一年种了1万棒,收入达到4万余元,2018年又种植了1万5千棒,2019年打算种植2万棒,如今的肖钱珍对未来充满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