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官渡长在官渡,自然对官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虽不擅笔墨,可我还是想诚实地记录下我的回忆,记下曾经的点滴、刹那的情感,记下那些远去的物是人非、欢笑忧伤,记下那一个个鲜活而又丰富的乡亲……也希望能给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一些回忆和思念。不管未来去哪里、走多远,故乡永远在心间。 ——题记
官渡小镇是从前楚蜀两地商贾南来北往的水码头,也是竹山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
我的官渡小镇记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小镇主要集中在官渡河西岸,上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岩嘴子,下至人烟稀少的清风滩,面朝欢畅奔流的母亲河——官渡河,背靠土地肥沃的南竹村蔡家湾。整个小镇的全貌是官渡著名的景点之一——仙人撒网,网顶是官渡中心小学后面的小山丘,我们形象地叫它“碉堡”,网脚就是那用大石垒起来的长长河堤了。
官渡小镇有两条主要的街道。一条街道沿河堤伸展,靠河的一边民房较少,主要是菜队承包的菜园子地,另一边全部是民房。因为临河隔一两年就有洪水侵袭的缘故,街道的地面大部分是由形状各异的石块铺成,民房也全部是石木结构,房顶清一色的是官渡黑板石瓦片,各种形状,大大小小,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如鱼鳞一般。依靠渡船过河的那个时代,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沿街百货商店、粮店、药铺、豆腐坊、压面机坊、饭店、旅社……比比皆是。直到官渡索桥落成,渡船废弃,这条街才逐渐萧条,各种商铺涌向镇中心的街道和官渡河东岸。
镇中心的街道,早年是土路,80年代末由政府投入水泥、聘请技术工匠,居民投工搬运砂石料,硬化成了水泥路面。政府、学校和大部分机关单位都集中在这条街上。最南端的是邮电所和兽医站,穿过一条沟就是露天电影院和一家私营录像厅,那是当时官渡老百姓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露天电影院大约有四、五百平方米,一排排的水泥凳子,能够容纳300多人看电影,临街的一侧是近两丈高的青砖围墙,儿时的我特别庆幸这高高的围墙没有维修粉刷,《少林寺》《西游记》《哪吒》《神鞭》《大决战》……那个时代经典的武打片、战争片、谍战片只要一上映,我和小伙伴们即使没有电影票,也会一起爬上墙头一饱眼福!
走过广播站、工商所就是政府和法庭了,政府是一个平房四合院,法庭招牌上的“竹山县官渡镇人民法庭”几个字,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应当是小镇上留存的书法水平最高的墨宝了,每次路过那儿,它都会像吸铁石一样让我驻足凝视,不知道移民搬迁后这块牌子是否留存?
官渡中心小学、大会堂、财政所、税务所簇拥在小镇的中心。站在学校操场向河东望去,横跨在官渡小河上的就是当时官渡的标志性建筑、竹山县水泥大桥——官渡大桥。官渡中心小学是我的母校,是民国时期郑桓武任县长时兴建的,两层楼的四合院,大门是两扇2寸厚的红漆木板门,院内4棵参天白蜡树分立四角。这个院子办过小学、初中和高中,80年代初,初中、高中与小学分离,迁至小镇北端清风滩;90年代,光大集团捐资在此兴建官渡镇光大希望小学,拆除老四合院校舍后,一栋能够容纳600余名师生的雄伟教学楼拔地而起,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官渡一度名副其实!
官渡是文化名镇,官渡人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赶时髦!大会堂见证了官渡人的歌舞升平。80年代后期,大型会议逐渐减少,大会堂变成了文化站。90年代,文艺青年屈开顺回乡创业,在大会堂改建成了歌舞厅和台球室,三四张台球桌从早到晚啪啪响,歌舞厅夜夜霓虹灯闪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踏着舞曲,旋转穿梭,群众文化活动盛极一时。
八九十年代,官渡乡镇企业方兴未艾。器配厂、绿松石加工厂、石片厂、棕床厂、藤箱厂、带锯厂、砌块厂、蓖麻厂、工具把儿厂、香纤厂、酒厂、搬运队……办得热火朝天,再加上供销社、粮店、银行、大大小小的酒店和各种作坊,官渡的大部分劳动力都能在家门口就业!
让人们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不带一丝泥土的松软沙滩、清澈见底鱼儿自由穿梭的河水、横跨在河上的汽车船,是人们消暑纳凉、尽情嬉戏的天堂。到了90年代末新世纪初,这条沸腾的母亲河更夺得了城里人的芳心。每年夏天,城市的人们不辞数小时的山路颠簸,也要到官渡来漂流,旅馆没床位就在河滩上搭帐篷,餐馆没座位就找老乡烤玉米烤土豆,为的就是要看看官渡秀美的山,亲亲官渡甜甜的水。
如今,儿时的古镇早已沉入水底,迁建的新镇端庄秀丽,活力迸发。站在桥上,我依稀看见了我的故乡,水下的故乡。她如同梦一样朦胧,却清晰地烙印在我灵魂深处,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作者:二不先生,系今日竹山网友)
官渡古镇 (王素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