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关镇南门村的山上,据说有一口“铁棺材”,墓主名叫张子维。一百多年前,张子维在武昌求学期间,与张振武一起参加了辛亥革命,但天不假年,倏尔西归,如今在竹山少有人知。2019年8月,笔者偶然打听到张子维有后人住在城关镇南门村,遂数次造访,希冀找寻些张子维的雪爪鸿泥。
张子维,族名张堂怀,又名荫兰,字荫亭,又字芸天,在《中华民国公报》发表文章时笔名张樾。1913年9月病逝于汉口,葬于我县城关镇南门村朱家槽。
张子维兄弟二人,因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张子维过继兄弟之子张德均延续香火,张德均有子张学文,今年81岁,家住南门村,膝下有张世富、张世保二子,张世富今年57岁,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作;张世保今年53岁,现在南门村务农。张子维的两个女儿当年嫁到楼台乡,现已不知其踪。
张子维早年就读于我县城关太上庙学堂,曾考中秀才,还被选拔进京就读(即拔贡),后去武昌求学,肄业于两湖高等师范学校。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子维和牟鸿勋等创办《中华民国公报》,担任第一任社长,兼任主编,后来《中华民国公报》被黎元洪等人控制且迁址南京,张子维退出《中华民国公报》。在张振武的支持下,在武汉创办《震旦民报》。张振武1912年被害后,报纸缺少经费来源,张子维便自筹资金维持报纸的出版。后来《震旦民报》由同盟会接管,反黎言论越来越激烈,最终被黎元洪查封。
张子维才气过人,擅写文章,喜欢办报,是民国著名办报人,但当时在武昌无固定收入,生活清苦。他也不许家里置田地、买卖房屋,鼓励家中多做善事、公益和兴办实业。他思想进步,不许女儿缠足,鼓励她们上学读书。
1913年,张子维曾回过竹山一趟,但很快又去到汉口,他说汉口才是他战斗的地方。从时间上看,此时正是他办《震旦民报》最紧张的时候。该年9月,张子维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汉口,参加过武昌起义的谢石钦等人筹资为他办理后事,并将其棺椁溯汉江上至郧阳,再从郧阳溯堵河至竹山,在竹山城东将军潭起棺,葬于南门村菜园岭朱家槽。遵张子维之遗嘱,随同运回的还有八箱文献书籍。
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各地“农业学大寨”,菜园岭改田治地,张子维坟墓被推平。朱家槽一带过去是荒山野岭,改成田地后面目全非,随着时光的流逝,张子维的后人现在也已无法确定墓葬的位置了。
张世保说,张子维在汉口去世后,遗体装在“三合泥”(又称“三合土”,主要由石灰、粘土、砂子掺和而成)做成的棺材中归葬竹山。因棺材密封无法打开,人们就以“铁棺材”相称,久而久之,就传成了“铁制棺材”。笔者对这种说法保持怀疑。“三合泥”其实是夯土,多用于基础建设以及勾缝抹泥。“三合泥”相当于古代的混凝土,但它的凝固成形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越久越坚固,急切之间用来制作成棺椁是不可想象的,不说别的,单是棺椁底板就难以处理。但用“三合泥”建造墓室倒是古代的常见作法,所以或许张子维的墓室是“三合泥”建成的,人们称之为“铁棺材”倒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张世富却说,张子维的棺木并不是“三合泥”制成,而是双层套棺,密封得相当牢固。运回竹山后,家人想看张子维的遗体,用钢钻钻了一夜,都没能打开棺椁。不知棺椁是什么材质,也不知里面除了遗体,还有些什么。后来,人们就用“铁棺材”形容它的牢固。笔者此时也有疑问:既然棺椁未打开,那又怎知它是套棺呢?
到底“铁棺材”是什么样的,现在没人说得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或许会成为永远的秘密。张子维的八箱书籍也在文革时期被烧毁,这也为我们了解张子维增加了困难。
不过,张子维先生大概想不到,仅仅百来年,昔日的朱家槽现已道路纵横,树木葱郁,美不胜收,老先生可含笑“铁棺材”之内了。
(作者:余鸿雁,系湖北民族大学竹山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