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0年04月2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山脱贫攻坚奔小康”系列主题宣传之 ①文峰乡:打好组合拳 打赢攻坚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9日  查看次数:次  
  编者按:竹山是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国家重点贫困县,也是湖北省深度贫困县,经过五年的接续奋战、合力攻坚,截至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存量贫困人口4.8万户14.56万人基本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7%。2020年1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后顺利通过国家新华社媒体和省、市第三方专家考核评估组实地考核评估验收。近日,省政府已正式通知竹山退出贫困县行列。五年来,竹山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易地搬迁圆满收官、生态补偿政策到位、教育资助全面落实、兜底保障人人惠及”。为系统总结宣传脱贫攻坚战历史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竹山,县委宣传部、县扶贫攻坚办、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竹山脱贫攻坚奔小康”系列主题宣传,敬请关注。
文峰乡:打好组合拳  打赢攻坚战

  文峰乡位于竹山县城东部,是竹房城镇带重要节点、堵河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竹山桥头堡,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993户6006人,是全市30个、全县5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该乡把脱贫摘帽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2014年—2019年累计脱贫1971户5951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35%。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攻坚责任高位落实。
  高位研究部署。通过召开党委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片区脱贫攻坚工作例会等形式,对重点工作、阶段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严格政策公开。把主要惠民政策整理成册,印制《政策汇编》4000余本,群众每户一册,干部人手一本;医疗、教育等各行业部门对贫困户在本部门享受政策的情况,最大范围进行了公示公开并及时送达到户。
  精准结对帮扶。在各村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联系村的基础上,同步派驻11名乡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全部精力投入扶贫工作。县、乡扶贫队员携手解困,在各村真正驻扎了一支3人以上的“不脱贫不撤退”的帮扶工作队。认真落实“三同一定一宣传”,463名县乡村三级帮扶干部下沉一线与1993户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感情。
  落准落细扶贫政策,推动帮扶措施精准落实。
  产业扶贫格局形成。坚持走“一主一旅多辅”的产业发展之路,连续3年高标准新建茶园9087亩,管护老茶园1200亩,户均茶园达到2.6亩以上,带动贫困户867户。集中集成推进旅游扶贫,成功创建太和梅花谷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太河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贫困群众因旅渐富。着眼发展城郊经济,在6个村新建脆红李、枇杷、甜柿等小水果基地2500亩,覆盖贫困户371户1393亩。组建皇源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百万袋香菇生产基地,年发展食用菌200余万袋。建成1.2兆瓦光伏产业园,带动贫困户572户设岗定责、参与劳动、考核分红。
  就业扶贫带动明显。围绕茶叶、食用菌、小水果等种养技术,对10个村1425名贫困对象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建成太和梅花谷、皇源菌业扶贫工厂2家,扶贫车间7家,扶贫作坊46家,培植村级专业合作社34个,带动贫困户608户2191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选聘218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严格落实公岗管理,激励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公益事业管护获得相应报酬。
  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16户2008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6个,集中安置458户1268人。同时,坚持“三个同步”,即: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完善公共服务,同步培育脱贫产业。
  安全饮水全面覆盖。筹集资金900余万元,共实施大小集中安全饮水工程57处。新建太河水厂等大中型工程,实行集中连片供水。对无法实施集中供水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户自建水井水窖,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综合保障措施到位。推行“985”健康扶贫政策,完成3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培训持证村医10名,完成家庭医生签约5831人,健康体检3920人,建立健康档案6006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文峰中心小学扩容改造工程,恢复村级教学点1个,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五保对象321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低保户“两项制度”衔接纳入贫困户428户724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对标对表重点任务,推动基础工作高效落实。 
  动态调整精准扎实。2019年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增加165人,自然变更减少155人,增加变动实事求是、科学合理。2020年继续坚持建档立卡系统数据每月掌握、集中汇总、时时修改、开网更新,确保数据质量。
  “三类人口”全面掌握。全乡掌握“边缘户”81户288人、脱贫“监测户”32户117人,两项合计占全乡贫困人口的6.7%;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三类人口”全部落实“3+1”包保和帮扶措施,确保能脱贫、不返贫、不致贫。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进一步严肃了驻村干部、工作队日常考勤、请示报告等纪律。严格督查通报,对每月重点工作督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点名道姓的曝光。严肃处理问责,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违纪违规案件,从严从重处理。
  扶贫项目建管规范。所有扶贫项目均按照县级批复内容实施公开招投标,落实“工程四制”。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审计制度,项目资金按照建设进度拨付,确保项目建得成、资金用得准。
  悉心悉力总结经验,推动乡村振兴衔接落实
  抓党建促脱贫是治本之策。2016年以来,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3个,深化“能人治村”,补充村干部新鲜血液18人,辞退、劝退不胜任本职工作的村干部11人,转岗5人。
  抓产业发展是决胜之道。精心培植主导产业,着力在“带”字上做文章,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支部+农户(贫困户)”模式,壮大茶叶龙头,精心培植旅游,实现小水果、食用菌、中药材多点开花。
  抓精神脱贫是持久之力。全域推进“十星创建·精神脱贫”三大行动,轮番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纪律教育、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观念,村风民风实现了根本好转,“我要脱贫”的气场高度凝聚。
  抓要素提升是基本保障。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率先在太河探索以旅游扶贫促乡村振兴之道,继续在轻土坪等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力争再用3—5年时间,把全乡10个村建成美丽乡村。

精准扶贫·你我同行 光荣榜

 
  甘成凡,迎东村村民。身患血友病双腿致残,且父母多病。2016年,他创建了100平米的养殖场,通过不断学习,他的养殖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由200只土鸡发展到1000只土鸡,由2只羊发展到100只羊,成为村里有名的致富能人。




  詹世晓,滚子岭村村民。2019年4月,在乡产业扶贫攻坚办引导下,詹世晓购买了猪苗发展养殖业,饲养生猪16头,利用生猪变卖资金养了5头牛,并开展食用菌种植,去年种植食用菌10000棒,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谢伦华,太河村村民。他发挥厨师手艺,享受贴息贷款80000元开起了“农家乐”,和妻子吴勤起早贪黑,生意越做越红火。谢伦华又在竹山县果蔬专业合作社做起了管理。他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为家人创造幸福生活。




  柯贤兵,东钦村村民。他吃苦肯干,2018年发展食用菌产业15000棒,2019年发展食用菌20000棒,发展小水果产业2亩,茶叶55亩,年收入8万元。柯贤兵被选为村民代表,成为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龚元贵,中沟村村民。其子重度脑瘫无法治愈,家中80岁老父亲身患重病。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干起了养殖业,办起了养猪场,2019年养猪130头,养鱼45000尾,养鸡100只。在他的艰苦奋斗下,2019年实现脱贫。



  王功海,塘湾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王功海选择自主创业,决定发展茶叶产业脱贫。2018创建茶园11亩,养猪10头,通过近两年的辛苦付出,王功海得到了回报并主动申请脱贫,他说:“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让我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罗登平,长坪村村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 ,他凭着养殖家禽方面的经验,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购买了6头猪苗,将种植的玉米酿酒出售,酒糟喂猪,2019年生态酒收入10000元,养猪收入25000元。罗登平越干越起劲,又新建了食用菌产业大棚,种植香菇10000棒。


 
  袁修莲,付家坪村村民。2014年纳入贫困户。在乡政府及村干部的帮扶下,通过3万元贴息贷款,自建12亩茶园,从零开始,边学边干,管护、采摘、加工亲力亲为。同时还养殖30只土鸡,目前,她正在筹划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将她的茶事业越做越大,用勤劳的双手为家人创造了富裕的生活。



  陈关明,轻土坪村村民。在家中他和儿子相依为命,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认真学习科学养殖知识,并投入实践,2018年养牛5头,养羊17只。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获得了3万元产业无息贷款,搭起了1亩多的香菇大棚。10月底,陈关明收获了第一茬香菇,每天平均能卖100元左右。


  薛治国,皇城村村民。在帮扶干部的支持和鼓励下,薛治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努力学习农业技术,并获得了3万元产业扶持贷款,在乡林业站的技术指导下发展甜柿子和草莓种植。
  如今,两个孩子毕业参加了工作,家庭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