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补齐脱贫短板
饮水安全持续提升。2016年完成3个集中安置点和10个分散安置点安全饮水项目,埋设供水管道12000米;2017年开展了人饮工程建设,惠及全乡5个村3000人;2018年采取“户挖管道、村供水管”的模式,干部群众共同发力,为潘口河、魏沟、小漩等村解决了集中供水难题;2019年落实了龙王沟村、潘口河村分散供水工程,完成了潘口河、居委会、魏沟等村4处供水改造工程,开展了小漩村、龙王沟村、居委会自来水管网延伸和水利补短板工程,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水户户达标。
住房安全不断巩固。自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了48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完成249户易迁户配套设施建设和易迁房屋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健康扶贫不断完善。建立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服务体系,累计住院核销贫困人口6596人次,核销金额达2079.4万元。持续开展33种慢病筛查申报和25种大病筛查申报集中救治,贫困户累计申报千余人次。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合作医疗差额资助享受率均达到100%。
教育扶持全覆盖。累计教育资助5730人次,兑现教育补助393.02万元,其中兑现“雨露计划”411人,兑现资金102.5万元;完成学前资助615人,兑现教育补助30.8万元;义务教育资助3770人,兑现教育补助210.4万元;高中资助636人,兑现教育补助81.95万元;中职资助683人,兑现教育补助68.3万元;特殊教育资助26人,兑现教育补助1.625万元。
社会保障政策兜底。为农村低保对象414户633人发放低保金148.3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182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28.7万元;落实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541人次;新(改)建安幼养老服务中心3个,集中安幼130余人,养老30余人。
用活各方力量
夯实脱贫基础
夯实脱贫基础
建立攻坚拔寨体制机制。树立以扶贫工作为核心政治任务的思想觉悟,驻点县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乡级扶贫攻坚指挥部,各村成立以乡驻点领导为指挥长,各级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为成员的村级扶贫指挥部。定期召开乡村两级扶贫指挥部会议,通报工作进度、提振工作士气、提出工作建议、督办工作任务,通过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分解任务,促使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压实单位帮扶责任。严格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帮扶职责,6个帮扶单位累计帮扶现金337.82万元,捐赠鸡苗、猪仔、土豆种等物资近百万元。成立7支工作队,15名驻村工作队员实行“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协助村支两委建强基层组织,抓好党务村务,服务全村群众。6个帮扶单位的包保干部和潘口乡全体干部一起,对全乡1602户贫困户实现了包保全覆盖,为其宣传政策、答疑解惑、解决困难、开展“三同”,使帮扶真正见成效。
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通过持续开展“红色引擎”和“党建引领”系列工程,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支持小漩、龙王沟、潘口等村建设扶贫车间11个、扶贫工厂1个,既为村里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贫困群众259人脱贫增收。对全乡4942户农户实现巡村访户全覆盖,进一步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
统筹资金项目使用。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积极争取精准扶贫项目81个,累计投资5191.01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建设、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善。全乡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讲好脱贫故事
助推精神脱贫
助推精神脱贫
志智双扶引领脱贫梦。结合“十星文化”,借助“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和“十晒十比十评”,累计评选出脱贫示范户42户,通过公开表彰、媒体宣传、召开感恩教育大会等方式,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培养立誓脱贫、敢为人先的自信心理。多次组织开展“送教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生活用品,拉网式排查做到教育扶贫不落一人,为贫困家庭提供脱贫后动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唱响脱贫主旋律。深化移风易俗行动,各村相继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宣传文明操办婚丧嫁娶喜庆事宜“九倡导九禁止”,引导群众勤俭持家,减轻贫困家庭人情开支。通过家风教育培植文明乡风,多次邀请专业人士到各村开展专题讲座,公开评选表彰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好家风。
精准扶贫·你我同行 光荣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