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镇距竹山县城12公里,辖10个村(居),65个村民小组,4127户15882人,全镇共精准识别贫困户1786户5334人。截止2019年底全镇累计脱贫1774户5310人,现存量贫困人口12户24人,贫困综合发生率为0.15%。
上庸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精准扶贫为统揽”的工作思路,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劲,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拔寨。2018年,上庸镇作为全县5个率先脱贫摘帽乡镇之一顺利通过了县脱贫验收,2019年又通过了省、市验收,连续多年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在全县位居前列。
完善领导机制,压实脱贫攻坚主责。建阵地、抓队伍,先后完成了九华、大泉山、桃子湾、红庙、吉鱼5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全镇10个村(居)党建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完善;积极创建了南坝、北坝、九华、峪口四个“多务合一”的示范村,先后完成了磨滩、红庙、北坝等软弱涣散村的整改工作。选优配强了村支部书记,为进一步充实村干部队伍,从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务工能人中摸排培养村后备干部20人。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镇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安排、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全面落实“五个一批”政策,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高位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迁户安居乐业。全镇评定易迁户671户1914人,批准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1个,集中安置500户。2018年底前完成了所有易迁户建房、搬迁工作,2019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了易迁户拆旧、复垦“户户清零”工作。2019年,又重点抓好易迁户产业发展和基础配套工作,批复了易迁产业项目87个、资金2334.88万元。集中安置点新建三用堂10个、安幼养老中心6个、公厕29个,配套建设猪圈、杂房380套,集中安置易迁户生产菜地全部划分到位,设施配套完善。
兴产业、强基础,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全镇共发展茶叶12000亩,其中近3年新建高标准茶园3954亩全部对接到贫困户。建成了7个茶叶专业村,培育出了“庸国翠、玉郎寨、九华云峰”等8个茶叶品牌,新建茶叶加工车间12个,圣水大叶红茶深加工龙头企业一家,茶叶产业共带动107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2019年,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成立了竹山县信盛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投资7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一个年制棒、养菌、种植能力达200万棒的食用菌基地。当年新发展食用菌106万棒,其中119户贫困户种植70余万棒,可实现户平增收2万元;建成了2.12兆瓦光伏扶贫电站,2019年实现收益89.7万元。开发了参与式光伏扶贫公岗299个,发放岗位补助89.7万元,带动299户贫困户户平增收3000元;建成2100平米的金线莲组培、种植高智能化车间,年产值400万元,带动27户贫困户户平增收2500元,九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万元。成立了溢农、顺鑫种植合作社,种植虎杖等其他中药材450余亩,带动94户贫困户增收;全面落实了“3310”工程,建成了5个社区扶贫车间、38个专业合作社、111个家庭手工小作坊,共带动476户贫困户增收;培植了以圣水湖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56户贫困户务工增收。
坚持标准,严格落实扶贫政策。在生态补偿上,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聘用82名贫困人口作为生态护林员,实现户平增收4000元。全镇落实生态公益林84195亩,年发放生态补偿费305435元,落实退耕还林3478.9亩,年发放补助5218350元,落实精准灭荒2693.6亩,发放管护费1615800元。在教育扶贫上,对教育扶贫学生1439人及时落实政策,全镇适龄儿童无缀学、无因就学导致贫困户返贫现象。在医疗政策上,确保了所有贫困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并落实了贫困户医疗保险费人均100元的补助。严格执行贫困人口住院“985”核销和门诊救助政策,落实了24人大病救助和1018人的慢病救助。在兜底保障上,共落实五保待遇221人、低保待遇347户57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及护理补助567人次,同时全面落实贫困户移民后扶、养老金、双女户补助等政策。
统筹推进精准扶贫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5年来,全镇共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216个,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其中实施安全饮水项目51个,解决了2163户6921人人饮困难,全镇所有农户饮水得以保障;新修、硬化通组入院及产业路159公里,实现了5户以上院子通硬化水泥路;实施了九华、北坝、南坝、磨滩4个村“5+1”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环境整治资金875万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房686户,拆除栏圈、杂房4000平米。
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精准扶贫质效。及时规范精准扶贫基础信息,着力夯实精准脱贫之基。该镇一方面加强乡村两级干部精准扶贫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完善扶贫信息,另一方面采取专班推进的方式,先后5次组织扶贫业务骨干逐村逐户开展贫困对象甄别、信息核对、群众评议、产业对接、档案规范工作。扎实开展巡村访户和群众感恩奋进教育,全面提升“一率一度”。严格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要求,2018年6月以来,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精准扶贫副书记、镇人大主席和各村书记累计走访农户3026人次。以“十星创建·精神脱贫”为载体,先后召开院落会、群众感恩教育大会160余场次,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认可度达95%以上。2019年5月至6月,又抽调45名扶贫工作业务骨干,组成“尖刀班”,对全镇10个村所有农户进行了“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普访,共收集各类问题2266条。全镇排查普访问题按照一案一策、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回访、一案一档的要求全部销号并公开公示,群众认可度达98%以上。广泛动员,全力营造精准扶贫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全面组织政府机关、镇直单位、市县帮扶单位、村干部、农村无职党员共625人对接全镇1786户贫困户,落实“四双帮扶”包保工作责任。5年来,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87万元;积极发挥“社会扶贫网”作用,及时发布贫困户需求500余条,对接成功率达30%;积极引导驻镇2家企业、12家合作社和外出务工能人、爱心人士主动帮扶贫困户,累计投入资金物资50余万元。
郑正兴
峪口村村民。以前居住环境差,搬入新家后,一家人开启新生活。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发展食用菌5000棒、管护茶园26亩、套种玉米收获6000余斤、酿酒200斤,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殷应华
吉鱼村村民。父母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上学。通过移民搬迁政策新建住房后,他加入越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巫山脆李产业,借助扶贫相关政策,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收入逐年提高。
米兴龙
大泉山村村民。他专注于养鸡产业,目前养鸡1000余只。同时,他主动学习电商知识,拓宽销售渠道。富而思源,他还免费为周边3户贫困户提供鸡苗,传授养殖知识。
童永福
南坝村村民。他身残志坚,办起了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年养牛10头、猪8头、鸡700只,加上儿子在外务工,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
陈必华
九华村村民。72岁的他不等不靠,2019年养鸡60多只、猪2头,还种植农作物,生产经营性收入达到2万余元,通过传统种养殖顺利脱贫。
马福东
磨滩村村民。他是一名老党员,在照顾好病重妻子的同时,还管护幼龄茶园10亩、种地5亩、养牛5头、养猪2头。他在闲置的土地里发展西瓜产业,仅一季就实现收入6000余元。
伍长红
红庙村村民。夫妻俩吃苦耐劳,不论生活多么艰难,都坚定信念,培养孩子们多读书。他们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发展产业,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将两个孩子培养到读博士,在当地传为佳话。
郑艮明
桃子湾村村民。他虽身患直肠癌,也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2019年初,他的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2亩,养羊80余只,同时流转15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吸纳20余名村民在药材基地务工。
周贤明
峪口村村民。他身患严重腰椎病,但仍坚持发展产业。凭着以前在食用菌厂上班学到的知识,他率先发展食用菌1万棒,给全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王太东
磨滩村村民。1996年山西煤矿事故中致残,但他不屈不挠,2017年办起养牛专业合作社,夫妻二人起早贪黑,从过去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34头牛,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3上一篇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基固本谋发展 脱贫攻坚见质效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9日 查看次数:次
3上一篇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