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0年12月2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蹄疾步稳谋新篇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查看次数:次  
  十三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社会民生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以系统化思维谋划推动全县各项重点工作,迎难而上、破难前行,“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较好,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为推动“十四五”更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围绕提升扶贫成效强基础,累计减贫4.8万户14.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内,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光伏等脱贫主导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对接、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短板基本补齐,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收官,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基本实现农户唯一住房安全性能全达标。教育扶贫控辍保学措施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兜底应保尽保。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移风易俗生动实践,文明乡风持续向好,脱贫光荣、竞相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项目投资快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重大突破,“十三五”时期,已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15个,完成投资488.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37.4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99个,完成投资163亿元;生态类项目92个,完成投资87亿元;社会发展类项目154个,完成投资101亿元。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明显,共争取到位中央、省预算内项目173个,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2.58亿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000元,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基地面积突破100万亩,先后创建省级、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由“重”转“轻”,竹房城镇带有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竹山绿松石特色产业集群被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县电子产业园被纳入十堰市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规划“专精特新优”型特色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综合旅游收入从12.26亿元提高到30亿元,全县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突破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5亿元。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资金52398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等重大水利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全县农村总人口41.87万人,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交通发展短板逐步补齐,全县基本形成以 346、242 国道“大十字架”路网骨架,构筑了纵南贯北、承东启西、外畅内达、便捷快速的“一主两翼六辐射十循环”综合公路运输网络。电网规模日益壮大,形成以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6座110千伏变电站为骨架、14座35千伏变电站为脉络的现代化坚强电网。两化深度融合,启动5G前期研究,纳入全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5家,全县累计建成基站3632个,全县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发展更趋融合。全县常住人口4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核心大城区建设提质提速。完成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污水管网14.6公里,新建、改造公厕32座,完成纵横大道沿线停车场2处,建成圣源广场、千福上庸城广场。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95%,排水设施覆盖率达到85%,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95%。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全县已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15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71个,省级绿色示范村18个、宜居村庄5个。
  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累计完成天然林管护204.4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6.19万亩,完成精准灭荒6.38万亩,完成绿满荆楚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累计29.8万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沿堵河污染源治理,堵河沿线化工企业改搬转4家,扎实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完成4个铁矿尾矿库治理。推进小水电突出问题整治,堵河源核心和缓冲区的7座小水电站全部关停拆除,对其余28座分别落实了整改完善措施。共完成污水处理项目建设16个,启动城关镇城西社区、上庸镇南坝村、溢水镇东川村作为我县首批垃圾分类试点村。完成162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改)建各类厕所2.8万个。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堵河干流地表水质始终稳定在Ⅱ类标准,成功创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注重下好营商环境这步“先手棋”,认真落实省政府30条政策,市政府“黄金26条”,积极苦练“内功”,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六级联通。“3550+100”改革成效显著,企业开办和不动产登记时间分别压缩至3个和5个工作日以内。园区招商招大引强,五年来引进电子产业集群、富韬食品、贝美家、天地网中药材、斯慕丝袜业、竺山红茶叶深加工、达林达味肉制品加工等项目144个,涉及总资金近300亿元,形成了五金加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卫浴等产业链。对口协作持续深化。五年来,争取京鄂对口协作资金1.165亿元,规划对口协作项目16个,两地在人才交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深化合作硕果累累。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1101人,累计支付社会保险待遇27亿元。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建成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17个、农村福利院17所、安幼养老中心46所,有效解决2551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投入5亿元完成职业技术集团学校迁建和恒升学校新建,新建南山五福堂、行知等2所私立学校。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累计投资2.4亿元迁建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总投资2.1亿元的县人民医院内科医技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加强乡镇、村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48亿元,全面完成17个乡镇农村危房改造,惠及26657户10万余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星创建·精神脱贫”深入人心,培植出“合和枣园”“感恩龙井”等55个村级精神文化品牌,推出特色文化院27个、特色文化街30余条。全县创文、创卫成就显著,荣获“第六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创成国家、省级文明乡镇6个、文明村7个,市级文明乡镇10个、文明村36个。
  下一步,我县将抢抓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湖北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30条政策措施、湖北疫后重振“十大工程”等政策机遇,谋划争取项目、明确工作责任,为竹山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和投资。紧盯“十三五”目标,下大力气,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按照《关于落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竹政办发[2016]139号),采取措施,下足功夫把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高起点、高站位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按照县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深入学习上级各类政策,紧扣时间节点形成规划《纲要》初稿,如期提交人大会审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