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0年12月3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局“十四五” 开启新征程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  查看次数:次  

  备受关注的竹山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竹山县十届五次会议于12月27日至31日隆重召开。为深入解读“两会”工作报告,聚焦各领域工作举措和成效,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特别节目——《明明访“两会”》,记者余明明担纲主持,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演播室,谈成就、话发展。

  明昌根,县政协常委、县扶贫办主任  

  2020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经过5年的奋斗,全县累计脱贫5.6万户15.9万人,全县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如期摘帽。
  竹山现在虽然“摘了帽”,但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区位劣势依旧明显、地方财力十分薄弱,巩固脱贫成果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所以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持续发力:
  稳政策。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县乡脱贫攻坚力量不减、队伍不散、工作不软。持续增强教育、医疗扶持政策的放大效应,用好用活补助、救助等专项资金,确保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贫困户不因病返贫。
  防返贫。对脱贫监测户,在稳定原有帮扶力量的基础上叠加帮扶,针对返贫风险,制定巩固提升措施,严防返贫;对边缘户结对帮扶,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综合运用各项政策,切实消除致贫风险;对突发重特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原因导致家庭困难的农户,完善及时发现、及时救助的快速反应机制,防止发生新的贫困。
  强产业。注重扶贫产业长期培育,延长产业受益链条。重点抓好项目后续运营、抓好光伏扶贫确权到村、支持现有扶贫车间做优做大做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扩就业。建立健全创业就业激励机制,根据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现状,结合市场需求,通过劳务输出、就业培训、托底安置、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抓配套。新建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重管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项目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扶贫项目效益。
  兜底线。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健全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为少数因个体原因陷入贫困的群体提供帮助,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这两大国家战略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接续实施乡村振兴,不仅是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更是贫困地区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刘启富,县政协常委、县农机服务中心主任  


  茶叶是我县农业第一大特色产业。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目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品虽好但价格偏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提升竹山茶叶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全程机械化,实现茶叶产业现代化。
  推进茶叶产业全程机械化,要按照系统化思维方式,将“机械化”贯穿到茶叶建园、管护、采摘、加工等各环节。例如,茶园建设时,就要留好机械进出的作业道。茶叶播种或茶苗栽植时,要将农机、农艺相结合,种植株行距要充分考虑到方便未来机耕、机采。对已建茶园,要抓好机械化修剪、标准化改造,为机采创造条件。对能机采的茶园,要选择适宜的采茶机械,实施机采,尽量提高采茶效率,降低采茶成本。要通过机采,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
  目前,茶叶加工机械设备齐全,关键是要设法让其发挥最大效能。只有不断提高茶叶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才能提升竹山茶叶的市场竞争能力,让竹山茶叶真正“走出去”。

  王定斌,县政协委员、县政协秘书长

  《政协章程》规定,县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要占大多数,在一个党外人士超过半数的政治组织中,必须理清少数与多数的关系。注重发挥党员委员的模范作用,中共界别委员的“关键少数”作用,以少数带动多数,确保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开展“送医、送戏、送法、送技术、送关爱”下乡活动80余场次;促成一批项目在竹山落户投产,解决了千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9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商会支部委员,累计为贫困群主捐款捐物百万元。
  参与新长城影视文创旅游、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培植以绿松石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积极联络驻外经商的政协委员,实行定点招商、上门招商、精准招商,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成了一批企业在我县签约落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县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捐款捐物120余万元。县政协委员刘晓明在全县开辟捐赠通道后,第一时间捐款2万元并主动到执勤卡点值守。县政协委员陈和利,一次性捐款20万元。还有谭顺平、胡永华、周丽萍、陈华、邵忠文等一大批政协委员,积极捐款捐物,关键时刻彰显了政协委员责任担当。

  王梅,县政协委员、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提交提案150件,已全部办复完毕。
  委员们聚焦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问题提出“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县委、县政府出台《竹山县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0年150个“5+1”行动试点任务、19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部完成,101个村纳入省级美丽示范村和整治村。
  委员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绿色发展等紧迫问题提出“关于做强我县旅游产业的提案”,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编制了《竹山县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十四五”发展规划》,把生态文化旅游业确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快推进“1115”产业体系建设,新长城文旅游智慧医疗基地、圣水湖环湖自行国游步道、柳林神龙洞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落地。
  委员们关注的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等民生问题提出“关于将实验小学两个校区分办成两所完全小学的提案”,县委、县政府为彻底化解学校“大班额”及教辅用房、运动场地不达标等问题,将学校改造计划列入“竹山县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规划”,启动新单位编制报批、办学条件改善、学龄人口分布统计等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实验小学“一校两部”已分办成两所完全独立小学。

  张道广,县人大代表、县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0年,县人大发挥制度优势,凝聚社会力量,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强化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支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行职责,专项检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贯彻执行,使常态长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护航经济发展,积蓄社会治理实力。以稳住经济基本盘为目标,把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纳入监督视野,定期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同级财政审计工作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专题视察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专项调研“十四五”规划编制,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涵养民生情怀,增强社会治理动力。以兜底民生保障为导向,回应群众关切,督促脱贫攻坚做到“四个不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围绕学校安全、社会保障、稳定就业、养老服务等工作,着力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入手,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夯实法治根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围绕“七五”普法决议,《土壤污染防治法》和《人民陪审员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让法治精神渐入人心,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方式、群众生活的新风尚。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