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城关镇庸馨港湾的208套商品房,各项证件办理齐全,正式上网预售。这块压在项目负责人吴永辉心头三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来,庸馨港湾项目地处城关镇桥东村,由于历史原因,欠下1000多万元的债务,导致房子不能上网预售,让吴永辉一度非常焦虑。吴永辉说:“由于几百套房子不能销售,资金不能回笼,导致企业‘守着金饭碗讨饭吃’。”
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县住建系统抽调9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店小二”队伍,第一时间进驻项目现场,及时掌握项目有关情况,驻场评审、分批审核、特事特办,从变更企业开发主体入手,直到取得了预售许可,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像庸馨港湾一样,蓝色港湾项目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县住建局联合国土、发改等多个职能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实打实解决企业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针对房地产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县住建局推出“一企一策”服务,被称为“店小二计划”。企业遇到困难时,50多名党员干部充当随叫随到的“店小二”,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为了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县住建局在要件办理上,通过提前介入、多图联审、并联审批等措施,整合办理程序,优化流程,大幅度压缩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1月14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负责人曾宪同,来住建局窗口办理施工报建手续。他告诉记者,以前要按照两套流程,准备两套材料,现在只需要提交一套资料就可以办理完毕,确实大大方便了企业。
窗口工作人员师玲敏介绍,该局将项目建设全部审批流程已化繁为简,整合优化为立项审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并明确了限时审批要求。比如,现在办理施工报建和施工许可手续,由原来的24项减到7项,办理期限由原来15个工作日减短到现在的5个工作日,真正做到了减环节、减材料、压时限,实现了群众“零跑腿”。
卓尔竹山大客厅落户我县之初,项目建设遇到用水难题。县住建局当即带领自来水公司主动上门,按照先建后办的原则,第一时间为企业接通了供水管通,确保了企业正常供水,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该局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在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上做“减法”:项目审批前,“点对点”的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次性告知单,确保企业从始至终知道该办什么、怎么办、去哪办;针对卓尔竹山大客厅、旺恒国际商贸城等全县重大建设项目,该局主动上门服务,专人跟踪推进,确保“开工不等手续”。
(向继华 王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