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逛市场,年货带回家。1月21日至2月1日,我县举办“我为家乡代言——17个乡镇特色年货直播”活动,县领导、17个乡镇干部变身“带货”主播,向全国各地朋友推荐特色优质农产品,让农特产品销售搭上“云”快车,跑出加速度。年货节直播期间,共吸引15万人在线观看、直播点赞数超150万,完成农产品销售订单1500笔20万元。
好山好水好产品。近年来,我县借脱贫攻坚东风,按照“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规划,实施产业“长短结合”“扶贫车间”发展模式,引导全县群众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绿松石等主导产业,以及蜂蜜、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竹山宝贝多”县域公用品牌,将“多、小、散、优”农产品变成农优特产,实现从“农产品规模小县”到“地标产品大县”转变。
演播厅成线上直播平台
县领导乡镇干部变代言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麻家渡镇党委书记汪洋。麻家渡镇是施洋故里、十星源头、松石之乡、钡盐之都,这里孕育了很多优质的农副产品。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绿松石饰品、绿茶等产品,希望大家多多下单支持。”1月25日晚,在县融媒体中心全景数字演播大厅,麻家渡镇党委书记汪洋变身“带货”主播,与年货销售主播一同推介麻家渡优质农特产品,开播2小时吸引近2万人观看,带动产品销售169单。
在线上年货节活动中,县融媒体中心发挥优势,搭建信息化助农平台,将全景数字演播大厅变成农特产品展示厅,帮助本地农产品搭上“云快车”。直播活动中,县领导马兰起、周清荣、胡黎丽、杨明章、王玲,17个乡镇干部走进直播间,现场“吆喝”,推介农特产品,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销售“快车”,打通农产品线上的“绿色通道”。
今年1月份以来,我县为了帮助全县农产品在疫情影响下打开销路,积极组织开展实施助农行动,县科技和经信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残联联合指导17个乡镇收集核实辖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作坊)产品销售积压的信息,通过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云上竹山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通过搭平台、拓渠道、汇资源、找销路的“线上助销”方式,为农户与客户牵线搭桥,让农产品由线下“滞销”变成线上“直销”。
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脱贫成果惠及全县群众
笋子干、蜂蜜、豌豆粉丝、小花菇、黑木耳……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一一亮相直播间。11天直播,17个乡镇优质农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客户观看和下单购买。“我县在脱贫攻坚中,依托山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家家能致富的目标。”县委副书记马兰起说。
产业兴,百姓富。坡上羊群、坡下黄牛、圈里养鸡、地里种茶……楼台乡根据当地实际,按照“四万工程”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发展以茶叶、食用菌为主,以畜牧业、小水果等为辅的产业布局,坚持长短产业并进、大户能人带动等模式,实现产业精准对接贫困户、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像楼台乡一样,17个乡镇都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扶贫产业,4.8万户1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精准脱贫,产业支撑。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推进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有机茶、中药材、特果蔬、小杂粮等适合竹山特色的农产品,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2020年4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北省2019年贫困县退出公示,我县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舌尖上安全”有保障
1月25日晚,在麻家渡镇年货直播中,推介的双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叶出现有趣的一幕:茶叶盒里没茶叶。“这款茶叶有农产品合格证和食品追溯码,有顾客购买才能在茶叶车间现场分装,扫追溯码可以知晓茶叶生产地址、种植日期、施肥日期等信息。”主播介绍说。据悉,2019年,该合作社申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让茶叶有了“身份证”,茶叶质量安全有了“新名片”。
建章立制,追根溯源。我县全面落实 “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立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全县茶叶、蔬菜、水果、畜禽等种植养殖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名录管理,政府政策、项目资金优先向诚信企业倾斜,激励生产经营主体模范遵守法律规章。同时,我县投入资金205万元建设“竹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平台管理,将生产、销售不合格投入品、农产品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督促整改到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县全力推进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引导农户、倒逼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10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事操作档案、110家农资经营门店建立农资销售台账,16家企业28个农产品通过 “三品一标”认证。2019年11月2日,我县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