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镇北坝村村民王志忠,用3个月时间创作了一幅16米长的烙画《清明上河图》,让人啧啧称奇。
多年来,王志忠一直靠轧面条、卖饺子皮养家糊口。因为手艺好,街坊邻居亲切地称他为“面条王”。但在劳作之余他并没闲着,书法、绘画、根艺样样精通,近些年还学会了烙画。“本身自幼爱好绘画,从电视上一些渠道晓得烙画这个东西,后来在手机网络上看到还有专门烙画的工具,自己就买了一套试着玩,慢慢开始搞。”
2020年疫情期间,因道路封控面条卖不了,“好动”的王志忠便想着做点什么。 “疫情期间不能外出,闲着没事了突发奇想,搞一副大作品,搞一幅《清明上河图》试试。”
说干就干,王志忠跟在家帮他做事的儿子商量一起忙活开来。“我们儿子主要是先临摹,通过临摹素描把底稿先打出来。烙制这方面主要是我,因为下笔就确定了,不能更改了。”烙画属中国传统艺术珍品,是用火烧热烙铁后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创作时须把握好火候、力度,更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其作品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整3个月时间,《清明上河图》终于圆满完成。每逢晴好天气,王志忠总会把烙画搬出来在庭院里晾晒,并邀请街坊邻居、过往路人一起来鉴赏。
在王志忠家,他创作的各类作品摆满了庭前院后,他认为手工制作书画作品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开阔视野。他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乐意教。传承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欣赏美、创造美也是他的心愿。
(但兴竹 许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