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漫步在我县的乡村道路上,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改善了昔日的交通环境;一座座标准的安置房拔地而起,圆了贫困户的“安居梦”;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贫困群众喜获分红……这是我县决战贫困结下的硕果。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列为全县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作为首要目标,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要位置,抓住产业关键,把握增收重点,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县61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贫56680户15955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020年4月21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上下同心战扶贫
竹山是全省2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村行政239个,其中省定重点贫困村61个,新一轮贫困人口总规模4.8万户14.9万人,贫困发生率36%,高于全省21.3个百分点。
决战深度贫困,党组织是核心,干部是关键。面对复杂、沉重的脱贫任务,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牢固树立“首位”意识,立下军令状,挂帅出征,连续奋战在脱贫一线。全县组建239支驻村工作队,选派239名驻村第一书记并按照每个贫困村不少于3人的标准配齐驻村工作队伍,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至今已有近万名党员干部参与帮扶,一张扶贫大网织就。
上下同欲者胜。我县成立“一办十九组”,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体系,分类施策、因村选派的精准帮扶体系,全方位、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产业、教育、金融、健康、医疗、生态、兜底保障、饮水和住房安全等,一系列惠及贫困人口的配套政策举措落细落地,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扶贫产业强筋骨
鳞次栉比的食用菌大棚、连绵成片的茶叶种植基地,各类特色种养殖业、新型扶贫工厂遍地开花……现如今,在我县各个乡镇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我县坚持把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光伏等主导产业作为有力支撑,发展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00余万亩,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4.2万户13.9万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5亿元,培植农业经营主体3200家,通过基地推动、车间带动、主体联动、光伏拉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对接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县组织培训贫困劳动力1.7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27万个,建设扶贫车间(工厂、作坊)700多家,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2.4万人,其中宝丰卫浴产业园引进关联企业100余家,带动就业1500人。
同时,我县全面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累计投入60余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68亿元,新建茶叶基地12.7万亩、累计达到27.7万亩,发展食用菌2500万棒、中药材4.7万亩、烟叶2.5万亩,建成光伏电站55座69.9兆瓦,惠及贫困户1.5万余户。截止目前,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5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43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基本生活有保障
5年连续奋战,全县脱贫成效集中显现,扶贫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贫困地区呈现出住房亮起来、吃水有保障、生活有盼头的生动局面,竹山大地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我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建设集中安置点700个,4万余人住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3万户,惠及人口近10万人,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9.94万人次,兑现“雨露计划”7988人次,全面实现基本义务教育有保障。解决饮水安全人口18.92万人,累计达到41.87万人,农村安全饮水有保障。为贫困户兑现退耕还林政策2.3万户、生态公益林补偿8万人、选聘1万余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建立239个扶贫造林合作社,生态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建设安幼养老中心53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24家,全面实施综合兜底保障。持续打造全国农村十星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十星创建·精神脱贫”,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精神脱贫示范村55个,累计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11.35万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同时,我县强化工作落实,脱贫攻坚质量水平全面提升。整合资金65.47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3200余个。开展全员排查普访10.4万户40.5万人,摸排整改各类问题4.9万余个。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重大疾病户、残疾人户、低保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设立防贫保险,低保救助、特困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就业援助等政策,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确保不出现系统性返贫风险,全面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
(卢 波 陆龙和 唐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