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促成,数据为证。2016年至2020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7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35个,完成投资518.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净增投资176.7亿元。
这五年,大项目建设拼出“加速度”
我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以项目推动城乡发展。方向即定,破浪前行。根据“十三五”全县项目规划目标:到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低于100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不低于180亿元,年均增长10%。紧扣项目工作“牛鼻子”,全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项目投资工作上坚持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抢先机、育新机、开新局。
战鼓声声催人进。以规划为引领,高质量做好项目谋划,我县坚持立足县域实情,结合产业资源优势,按照“求精不求多,谋一个成一个”的原则,精心谋划、包装、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到了“大中小、长中短、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相结合,国家投资与招商引资、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有机统一”。同时抓好重大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为项目落地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五年来,全县累计向上申报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220个,获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计划178个,下达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2.9亿元。在项目筛选上,共优化、精选了600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其中,100个项目通过上级发改部门审批,400个项目得以落地实施。
项目落地实干为先。在项目建设上,全县上下坚决实行一个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个班子运作、一套方案管理、一笔经费保障“五个一”工作机制,县级领导“项目包联”,根据“三重一联”、“1+3”计划、“首席服务官”等分工,衔接重点项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瓶颈问题。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工作责任制,通过实行定期督办、每季通报、跟踪问效、年终结账,有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务实重行,行稳致远。在层层保障推进落实下,全县项目建设呈现遍地开花的喜人景象。“十三五”期间,通济沟产业园、鱼岭工业园、光伏扶贫、易地搬迁、交通基础设施PPP、城区交通工程EPC、秦巴文化艺术中心、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南门多业态产业园、上庸茶城等一批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在竹山这片热土上扎根开花,夯实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底盘。”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今年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2020年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竹山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投资完成额、“三库”等量化指标考核,综合排名靠前,再次获评“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既是对过去五年项目建设的肯定,也是全县项目建设奋斗工作者辛苦付出的见证。
这五年,大项目建设点燃“强引擎”
项目是点燃全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过去的五年,我县抢抓国家政策、资金、项目机遇,以重大项目驱动发展引擎,推动“一核两带三为主”转型跨越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以及核心大城区建设目标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社会经济成果。
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抓手,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卓尔文旅集团、上海东方希望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嘉麟杰服饰、智能终端、富韬生物科技、闻韶国际学校、旺恒国际商贸城等项目144个,新投产项目98个,涉及资金300亿元,形成了以绿色食品、服装服饰、健康医药、清洁能源、智能终端、珠宝玉石、汽配卫浴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特别是卫浴汽配项目从引进到投产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引进关联企业64家,投产36家,成为全市疫后重振中建成时间最短、建设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的招商项目。
在重大项目的推动下,产业形成“聚集效应”。目前,竹房城镇带有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竹山绿松石特色产业集群被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县电子产业园被纳入十堰市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规划“专精特新优”型特色产业集群。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29个,完成投资突破百亿元。金草堂药业、电子产业园等20多个单体项目投资超亿元。全县工业园区面积达2万亩,入驻企业达80多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投产,进一步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由“重”转“轻”。
城乡建设同步驶入“快车道”。“十三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5%,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县乡建设取得全面突破,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县职教集团、恒升小学、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保障性住房全面落实。交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县公路总里程达5194公里,女娲山机场开工建设,十竹路、得大路、佑东路建成通车,十巫高速(鲍溢段)即将通车,全县7个乡镇通一级路,所有乡镇通达二级路。完善农村客运站点体系,建成擂鼓公交换乘中心,实现村村通客车,构筑了外畅内达的城乡交通物流体系。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形成了现代化坚强电网。城镇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完成“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县域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达国家Ⅱ类以上标准,全县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年均优良率93%以上。
脱贫攻坚奏响“接续曲”。五年来,我县累计减贫5.6万户15.9万人,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4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易地扶贫搬迁应搬尽搬,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万户4.1万人,累计投资4.8亿元用于产业基地及配套建设、扶贫车间(作坊)、光伏参与式扶贫、技能培训、生产发展、奖扶到户等。建成集中安置点700个,对所有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配套到位,除6个政策兜底的安置区外,694个安置点实现产业全覆盖。省、市先后10次推介竹山经验,竹山先后4年在省、市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承办了3次省市易迁工作现场会。
项目建设落地,激活一池春水。如今的竹山正昂首阔步走在从大到强、从美到富、从量到质的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开办“2半0”、不见面审批等服务模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2条”,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增强。创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六级联通,县乡村政务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网上可办率达99.8%,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累计减少341项。对口协作持续深化,五年争取京鄂对口协作资金1.165亿元,实施对口协作项目16个,两地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下五年,大项目建设再辟“新征程”
“十四五”精彩开局,规划先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全县科学规划了下一个五年事关事关竹山发展全局和补短板、利长远的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总数达1500余个,总投资超过260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0个,实现投资700亿元。
按照目标计划,全县拟定2021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00个,总投资4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拟定2021年重点前期工作项目80个,总投资162亿元;拟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86个,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0亿元,省投资9亿。此外,融合联动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407亿元,包括竹房城镇带纵深推进工程、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城北片区综合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林下康养等项目。
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我县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政策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总体要求,充分履行牵头管总职能,调动和发挥其他职能部门作用,加强融合联动,切实增强各部门项目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精准性,共同谋划包装与其密切相关的子项目,做到“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通过整合利用各部门政策、资金、项目“拼盘”的方式,形成项目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全县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奋勇前行。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竹山还将朝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高地、产业转型升级高地、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地、一流营商环境高地、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文化精神传承高地、法治建设高地,建设“绿色产业县,生态文明城”新目标任务开新局、建新功。(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