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1年06月1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寻突破 专家话发展——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交流会专家访谈实录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0日  查看次数:次  
  6月6日,2021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交流会在我县落下帷幕。此次交流会以“文化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包括绿松石文旅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绿松石学术研讨、绿松石文化大讲堂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工艺大师,分别从考古研究、矿源分布、宝石学特征、馆藏文物研究、雕刻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宝玉石市场走向等角度,为我县百亿级绿松石产业体系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县融媒体中心组织采访团队对部分专家教授、工艺大师进行了专访,现推出“产业寻突破,专家话发展”专家访谈实录,希望为我县绿松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突破发展提供参考。  (党时轩 但兴竹 整理)   


  让竹山绿松石“买全球、卖全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资深绿松石研究专家 杨明星
  从2009年开始,我有幸深度参与到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建设发展中来,这10多年来,竹山绿松石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基本形成“一城、一园、一镇、多基地”产业发展格局。但同全国珠宝玉石行业其他25个产业基地相比,竹山绿松石发展还尚在初级阶段,在人才培养、规模效应、综合效益、产业链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绿松石资源属性比较强,资源依托的老路必然不长久、不可持续,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内生动力势在必行。基于绿松石百亿产业的发展定位,要致力于把竹山建设成为全球绿松石交易中心和全国绿松石产品加工基地,真正让竹山绿松石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伟大愿景,首先要把产业链条牢牢抓在竹山人的手中,聚沙成塔形成规模效应,掌握行业的话语权,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产业体系培育和新技术应用,最大限度提升绿松石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要综合施策加强产业队伍建设,建立人才队伍建设长短结合的培养机制,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基础性、理论性、学术性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批量的技工、技师技术性队伍,通过经常性培训和科普性教育,培养一支“能说会道”的线上、线下销售队伍。



  赋予绿松石更多文化元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领队 赵海涛
  二里头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偃师市境内,年代约为距今3800年~3500年,属古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过程中出土有大量陶器、玉器、铜器等遗物,以出土绿松石制作最为精美、独特,其中一尊长70厘米由绿松石薄片拼接的玉龙令人叹为观止。结合二里头遗址历史方位,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溯源,基本可以确定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产于鄂渝陕交界的竹山、郧阳地区。由此可见竹山绿松石开采、制作历史极为悠久,文化积淀极为深厚。
  绿松石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会越来越少,希望竹山能加大绿松石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以此提升绿松石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历史厚度。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绿松石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二里头文化遗址乐于向竹山分享考古成果,例如双方可以在绿松石文化研究、文创产品开发中进行深度合作,把二里头绿松石文物造型、形象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进行借鉴应用,让竹山绿松石借势、借智、借力发展。



  用“大师”精神振兴大产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微雕大师 常世琪
  从五十年代开始接触玉雕设计制作,与玉石打了一辈子交道,就个人而言对竹山绿松石的感情很深,对竹山绿松石的品质更是青睐有加。
  60多年的从业经历的最大感受可用一个词来形容“玉不琢不成器”。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匠人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精雕细刻,既赋予了它生命,也让其价值成倍增长。本人的成名之作《田螺姑娘》就是一件绿松石玉雕,在七十年代绿松石论斤卖的时候,就能卖出1700元的天价,这就是最好的例证。还有我雕刻制作的金陵十二钗链瓶、微雕八仙炉、迎春乐等绿松石作品在国内外都屡获大奖,并被国博、省博收藏,可谓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双丰收。
  由此可见,作为绿松石的主产区,大力培养工艺“大师”对于振兴大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湖北人、十堰人,我非常乐意为竹山绿松石工艺“大师”的培养贡献力量,希望竹山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对美术、书法等基础性课程教学,同时注重相关人才挖掘和培养,为“大师”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加强对绿松石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山东大学考古系主任、环境考古学专家 王青
  竹山绿松石产业化做得很好,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也欣喜得看到竹山对绿松石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也非常重视。但是,通过这几天的考察和调研发现,绿松石产业的历史纵深感、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浅显得认为要在这些方面提升,还需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绿松石历史资源的研究,借助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加大对绿松石的命名、质地、流通等领域的历史溯源,如是否可以就“和氏璧可能是绿松石”的传言进行论证。二是重视绿松石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保护好开采、制作绿松石的老遗址、老矿洞、老器具、老厂房,为绿松石后期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注重绿松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挖掘和保护竹山本土与绿松石有关的故事和传说,绿松石制作老工艺的传承等。
  当前可以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召开全国范围的绿松石产业学术研讨会,进一步宣传推介竹山绿松石。二是设立绿松石研究相关课题,向全国招标,吸引地质、考古、历史、设计、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研究相关课题,并出版优秀研究成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