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1年06月17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茶叶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第一产业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7日  查看次数:次  
  “竹山高,山在云雾间,圣水甜,甜在心里面,女娲留下补天石,化作满山绿茶园……”。一曲悠扬宛转、清脆悦耳的女生独唱《竹山高,圣水甜》,不仅唱出了竹山的秀美风光,也将竹山人民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茶叶产业娓娓道来。

“大扶贫”需要“大产业”
  竹山地处鄂西北山区、秦巴山腹地。这里环境优美。论资源与环境,竹山称得上“天赐宝地”,但实际上却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县”。
  有好山、好水、好资源,为什么还有众多农民无法摆脱贫困?竹山的贫困,很大程度上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既然丰富的资源无法开发利用,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那么就需要一个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地方实际,且覆盖面宽、带动力强,群众认可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大产业”。这个历史的重任,就落在“茶叶”身上。
  首先,竹山种茶历史悠久,且茶叶品质优异。早在盛唐时期,竹山茶就通过唐太子李显敬奉给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天品饮后大加赞赏,令建“圣水寺”和“御茶苑”,以传承圣水茶艺。新中国成立后,竹山茶面积逐渐扩大,质量稳步提升,以“圣水毛尖”为首的高端绿茶,多次在国家与省级茶叶品比大赛中获得金奖。
  其次,竹山适宜种茶的范围宽、面积大。竹山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无论是海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还是海拔三、四百米的河谷地带,都有茶树分布。全县大部分区域适宜种茶,不少农户直接种茶,或从事茶叶采摘、加工、销售等。
  其三,竹山茶产业基础牢、效益好。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地建设与发展,竹山茶园面积稳步扩大,同时还培植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种茶大户,上百家茶叶加工、销售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其中圣水公司、星梦茶业被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其四,茶叶是市场前景看好的绿色产业。发展茶叶产业,既能绿化荒山、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又能发挥山地优势,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竹山的优质茶叶正走出深山。
  “大扶贫”需要“大产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比较,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茶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首选产业,迅速掀起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高潮,全力将茶叶产业打造成扶贫攻坚的“第一产业”。
“大手笔”带来“大发展”
  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到底应该怎么搞?我县决定把产业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巨额资金,用系统化思维方式,高起点、大手笔推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茶叶产业“脱胎换骨”,全产业链升级、高质量发展。
  第一步,做大基地“块头”。我县整合近亿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茶叶扶贫产业建设,在2016至2018年新建茶园12.2万亩。到2020年,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27.9万亩,实现了在宜茶区域,贫困户人均拥有一亩以上高效茶园建设目标。
  第二步,提升发展质效。在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中,我县坚持建管并重,通过“以奖代补”支持农户切实抓好新建茶园标准化管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高效一块。同时,对过去建设的低老茶园进行改造,使其由“低产”变“高产”、由“低效”变“高效”
  第三步,狠抓加工环节。我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企业或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照统一标准新建清洁化加工车间,新、改建加工车间85个,全县茶叶加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加大对茶叶加工技术人员培训,加快出口绿茶与红茶、黑茶、抹茶、茶醋等各种茶叶新品开发,迅速补齐加工“短板”。
  第四步,培植知名品牌。近年来,我县加大茶叶品牌的整合、宣传和推介力度,努力唱响以“圣水”为主的竹山茶叶品牌。同时,积极助推本土茶企与“武当道茶”等十堰知名茶企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十堰市茶叶区域公共品牌,通过联合抱团、借船出海,圣水公司、星梦茶业等一批茶企知名度与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对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显著增强。
  “大手笔”带来“大发展”。如今,遍布竹山的高效茶园,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撑起了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半壁江山”。
“大转型”开拓“大市场”
  茶叶规模起来了,产量起来了,但茶叶产品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了。下一步,竹山茶叶将转入以开拓市场为重点的“大转型”阶段,由向内发力改为向外使劲,奋力开拓国内、国际“大市场”,让竹山茶叶销得掉、卖得好、有效益。
  首先,要考虑“降成本”。我县茶叶生产成本较高,“茶虽好”但“价太贵”,是很多外地人对“竹山茶”的普遍看法。竹山茶要进入大市场,就必须设法降低成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竹山茶叶要降低成本,也必须走机械化道路,从建园、管护、采摘、加工到销售,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逐步实现茶叶产业现代化。
  其次,要设法“提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茶叶市场的竞争,拼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目前,我县正着手从本土茶树中,选育更适应当地环境的高香型茶叶品种,在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基础上,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着力建设“百公里高山有机茶产业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此带动全县茶叶产品的特色、质量与安全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其三,要抱团“闯市场”。目前,鄂西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上庸茶城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为竹山茶叶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品牌整合,共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其四,要积极“促融合”。促进茶旅融合,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把促进茶旅融合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真正将竹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促进茶与水、茶与药、茶与绿松石等其它优势特色产业融合,打通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助推优势产业互补,一业带动多业,全面同步发展。促进茶与现代智能跨界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装备,提升茶叶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产业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助推茶叶产业再次腾飞。
  产业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十四五”期间,竹山茶叶产业将通过“大转型”进军“大市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使竹山从“茶叶大县”跻身“茶叶强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