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在我们生活好比在景区,上班就在家门口,日子过得很舒坦!这片茶园不仅是我们的生态园,更是致富园。”看着马路边绿意盎然的茶园,竹坪乡陈家河村村民陈师傅颇为满足。
陈师傅一家5口人,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随着家门口茶场被村集体流转开发,他家不仅每年获得一笔土地流转费,农闲时节还在茶园务工,年收入突破2万元。
竹坪乡位于鄂陕交界处,素有“鄂陕明珠”之称,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天然好茶。独有的“大黑叶”茶叶,是我县乃至鄂西北仅存的珍贵优质品种。但因资金、管理、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匮乏,陈家河村茶园始终未能充分释放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红利。受水土流失等原因影响,这里丰雨年常常河道於积,农田被淹,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建于70年代的大量茶园也严重荒废。
2013年,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让村庄不再老去,让茶园不再荒芜!”竹坪乡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陈广宝回乡,联合6名社员组建竹坪乡陈家河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继而成立楚茗源公司。
楚茗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大片荒地和荒芜茶园,在陈家河村及附近5个村庄建设高标准高香型“大黑叶”高山茶园4000多亩。
对农残超标土地一律不予流转;选用叶绿、茎粗、根多、苗壮,无病虫1-2年生优良优质茶树茶苗,实施人工及机械除草,杜绝使用农药;严格控制采摘质量,当天采摘当天炒制,刹青、揉捻、烘干、包装等程序均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荒芜的茶园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该公司十分注重品牌开发,已推出“楚茗云峰”“楚茗绿茶”“换香翠”“换香碧绿”“皇品七宝红”等多个茶叶系列及单品品种,屡次在省、市、县名优茶评比中斩获“一等奖”“优质奖”。打造的换香翠等产品已通过欧盟认证,产品远销韩国、越南、尼泊尔等国,年产值3500多万元。
沿着茶园路,陈家河村建成茶壶迎宾、陋室茶亭、茶园栈道、采茶园、炒茶坊、过河汀步、景观水坝等16个景观,供游客玩赏。目前,149个村民在公司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还带动陈家河及周边5个村庄1900余村民脱贫致富。 (叶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