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21年10月1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情思

新闻作者:王珊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查看次数:次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如是说道。
  从小在农村长大,春尽夏临,秋收冬藏,人们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传统的耕作模式,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已深藏下关于土地的印记。亲历过村里春种秋收的忙碌,人们像是技艺精湛的画匠,在土地上挥毫泼墨留下浓墨重彩的画卷,或许是土地的厚重让他们深怀执着,辛勤耕耘,从不倦怠,四四方方的一块田地,是水稻和油菜的世界,长此以往,黄土地的颜色成了他们肌肤的颜色,人人都很珍视土地,无论风吹日晒,依旧把自家的庄稼打理的井井有条。
  爷爷是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大饥荒时期的,这一辈的人自然是深知“民以食为天”的要义,那时,能够填饱肚子已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奢望。在那样贫苦的年代,要养活一家上上下下十几口人,着实有些难度。种田种地,自给自足,对土地投入了十足的激情,那时候的农村一定是热闹的。我们这一代90后只能在父辈们意味深长的回忆里对那段艰苦的日子略有耳闻,爷爷在我出生那年去世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至于他如何的能干,如何的厉害,如何抚养七个孩子长大成人,我只有在心中默默敬佩。
  父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路成长起来的,许多年过去,我的脑海里仍有这样一幅画面,翠绿的田埂上浮现农户放牛的身影,田埂下面悠悠流淌着温柔的小河,就像歌曲里唱到: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我只有两三岁的样子,也坐在父亲肩头,手里拿着狗尾草与父亲相互逗乐,他喜欢带着我在田埂上闲逛,看着他那一亩三分地里的庄稼,只关心农作物的长势。每当秋收时节,汗水湿透衣背,一滴一滴落进土地里,没日没夜的忙碌,人们似乎不知疲倦。春耕夏收秋获,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那时的田野就像是一幅油画,高远、深邃,又怯于触摸。
  我和弟弟渐渐长大,父母也到中年,岁月的风霜在他们爬满皱纹的额头一一闪现,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的弟弟如期接受教育,我们都生活在了幸福的新时代。以前读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中国的农耕文明,或许就是这样一辈又一辈人传下去接力棒,然而我们90后的这一代,却没有与土地作伴,带着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向着城市走去。一直在外读书,呆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陪伴父母的依旧只有那厚重的土地,源源不断的农事,一生恍如一日的在土地上摸索,似乎已成为他们的乐趣。好在这些年有了新型农机的加入,不再像从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日晒风吹,如今只需在农忙时节忙碌一阵子,收稻谷时有收割机,种油菜时有播种机,让农民有了如释重负的轻松。
  时光如流云,我的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零零碎碎,细数我的生活,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浪潮席卷而来,早已与过去那个贫穷岁月截然不同,平凡的土地养活了一群人,养活了一代人,这是不能忘记的!终有一天它也会落幕,但它的落幕必将披上高科技的外衣,这是时代对大地的馈赠,让它重获新生的另一种方式。每当“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就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苦成为永远的唏嘘吧!
     (作者系湖北师范大学竹山籍学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