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县工商联(总商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工商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商联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以促进“两个健康”为主题,围绕中心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团结引导所属商(协)会组织和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突出政治引领不动摇,致力创新发展不停步,做到守法诚信经营不逾矩,积极奉献社会不懈怠,汇聚了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展现了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责任担当,圆满完成了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到3.6万余户,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非公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拉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福祉有效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我们注重高举旗帜、凝聚共识,
同心向党的信念更加坚定。
一方面,高度重视商协会组织和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把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持续深化“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教育,切实引领商(协)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注重提高非公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成功举办“助梦竹山”企业家成长工程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活动,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人士经营管理水平,激发民营企业把握大势、守法经营、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年来,我们注重竭力尽责、携手前行,
同心共建的成效更加明显。
一是村企共建助力精准脱贫。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全县110家民营企业与138个贫困村进行深度对接帮扶,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惠及3562户14356人,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5219万元、就业帮扶资金1613万元、公益帮扶资金575万元。县工商联(总商会)荣获全省“千企帮千村”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执委企业圣水茶场公司荣获全省“千企帮千村”先进民营企业和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村企同兴助力乡村振兴。组织会员单位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8个行业商协会、17个乡镇商会、122家会员企业与114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结成包联关系,通过发展产业、吸纳就业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县工商联(总商会)荣获2020年度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集体。
三是担当奉献助力疫情防控。组建民营企业防疫志愿服务队,多方参与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民营企业购买捐赠急需防疫物资,累计捐款捐物1450万元;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快速推进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主动作为助力文明创建。组织民营企业组建企业文明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形成了企业广泛参与、全力以赴共创文明城市的良好局面。县工商联多次荣获县级“十星级”文明单位,国瑞、自来水、华周壹兰等执委企业荣获市级文明企业称号,圣水茶场、星梦、嘉麟杰等22家执委企业荣获县级“十星级”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注重优化环境、强化服务,
同心协力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方面,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黄金29条”、《关于促进全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关于促进全县绿松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助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组建成立县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大力推广“联企e站”手机应用,截止目前,已将县内41个企业监管服务部门及2000余家民营企业纳入服务平台,被省工商联授予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注册推广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五年来,我们注重内引外联、多维拓展,
同心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昂。
注重以商招商“走出去”。通过“光彩事业十堰行”、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活动,促成湖北旺恒投资有限公司、江苏苏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我县达成投资协议,协议引资8亿元;促成楚茗源、睿博农鲜公司、潜江满园果公司分别签订了800万元、100万元订单;促成贡水源公司与郧商商务(北京)有限公司达成8000万元意向协议;促成圣水茶场公司与上海帝芙特国际茶业公司达成6700万元意向协议。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参加北京·十堰民营企业项目推介会、“光彩事业十堰行”赴京津冀地区招商推介会、北京旅博会等活动,努力为我县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和优质农特产品走出竹山、走向全国搭建平台。
注重以会招商“引进来”。致力于打好水源牌、亲情牌、回归牌,加强与我县异地商会的沟通联系,吸引竹山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创业,多次赴武汉、襄阳、成都、乌鲁木齐、太原、西安等驻外十堰商会走访调研,先后与襄州区、老河口工商联和太原十堰商会、上海十堰商会等商会组织缔结友好关系,积极邀请武汉莆田商会、天津十堰商会、辽宁湖北商会、乌鲁木齐十堰商会、十堰新丝绸之路促进会等商会组织来我县考察,主动加强与竹山对口协作单位石景山区工商联开展常态化沟通对接,商洽对口协作事宜。
五年来,我们注重对标先进、创先争优,
同心奋进的劲头更加充盈。
一是行业商协会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按照“应建尽建、能建必建”的原则,先后组建绿松石、建筑、餐饮等8个行业商协会。同时,加强对所属商协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先后完成餐饮行业商会党支部换届和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党支部筹建工作,实现商会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是乡镇商会建设全面覆盖。遵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全面推进、一个不落”原则,率先在全省、全市实现全县所有乡镇商会登记注册、规范建设全覆盖。
三是异地商会建设有序推进。指导组建了武汉竹山商会,成为武汉与竹山交流联系的“温情平台”、竹山在汉非公企业合作联谊的“温暖驿站”、竹山在汉非公企业家的“温馨之家”。
四是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县工商联(总商会)一班人围绕打造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工商联(总商会)机关,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强化思想武装,紧扣中心大局,认真履职尽责,崇尚实干实为,奋力建设“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商联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履职尽责,为实现“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目标努力奋斗。
(一)坚持政治建会,在着力强化思想引领上取得新突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商联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穿工商联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扎实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诚信友善教育,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典范,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竹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坚持团结立会,在着力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出新成效。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在回报社会的实践中作贡献,巩固“万企帮万村”行动成果,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载体,组织动员县工商联执委、各商会协会会员企业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共同发展为目标,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开展结对包联活动,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建立包联长效机制,拓展非公经济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共赢,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服务兴会,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新进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工商联(总商会)的独特优势和非公企业投诉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工商联执委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解决服务企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力转变作风,持续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产业促发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协调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坚持改革强会,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上迈上新台阶。以“四好”商会建设为目标,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规范化建设。加快卫浴、食用菌、中药材等行业商会组建工作,实现在民营企业相对集中的行业和领域商会建设全覆盖,推进商协会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持续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创建“五好”县级工商联;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工商联(总商会)服务民营企业、促进“两个健康”的效能和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竹山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关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竹山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决议
竹山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竹山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对全县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贯彻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陈建平同志代表十四届县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主线,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宏观形势和历史机遇,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总体工作思路、发展定位、奋斗目标、区域布局、发展路径和主要任务,是全县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成“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山的行动纲领。特别是报告中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打造竹山高质量发展‘中流砥柱’。扎实开展‘双千’工作,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推动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把竹山打造成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标杆县。”为民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营造了优质环境,带来了重大机遇,提供了强大动力。
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县党代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使学习宣传贯彻县党代会精神的过程成为促进“两个健康”,推动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会议强调,要把县党代会精神贯穿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开创我县工商联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确保工商联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始终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实现价值;始终坚持服务为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增强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发展,展现新作为。广大大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要发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把企业发展与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会议号召,全县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劲,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冲劲,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拼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共同谱写我县民营经济和工商联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成“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竹山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关于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竹山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了李胜云同志代表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一届执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大会高度评价了县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一届执委会过去五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意报告提出的未来五年工作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大会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大会认为,过去五年是全县民营经济竞进提质、转型升级的五年,也是工商联事业守正创新、成绩显著的五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拉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福祉有效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工商联工作的决策部署,思想引领深入人心,经济服务扎实有效,商会组织蓬勃发展,民企风采充分展现,参政议政成果丰硕,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大会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阶段,也是竹山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工商联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商联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和县“两会”精神,把握“三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突出“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团结引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积极探索做好工商联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推动工商联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会号召,全县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光彩亮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实现民营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加快建成“经济倍增先行区,绿色发展示范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履职尽责担使命 拼搏奋进创佳绩
县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 李胜云
咬定一个目标,坚定前行的方向。
牢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正确方向,始终咬定争先创优这个目标,以有为求有位、以创新求突破、以实干求实绩,持续巩固县工商联(总商会)全县“十星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争创全市、全省、全国“五好”县工商联机关。
紧扣两大主题,明确工作的取向。
紧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大主题,担当责任使命,深耕主责主业,彰显独特优势。一方面,站在企业角度当好会员企业的“代言人”,努力为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另一方面,站在党委政府角度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引导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
实施三大工程,瞄准正确的航向。
实施“政治引领”工程。抓好方向引领,采取送政策上门、畅通非公经济人士意见诉求渠道等措施,引领商协会和非公企业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抓好能力引领,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打造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民营企业家队伍;抓好责任引领,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踊跃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施“搭桥铺路”工程。积极探索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搭建增进共识的“同心桥”、交流互动的“联谊桥”、直通乡村的“发展桥”;立足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围绕政策宣讲铺路、为企业解疑释惑,围绕政商关系铺路、加强协调配合,围绕要素保障铺路、为企业纾困解难。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一方面,高度重视工商联(总商会)执委会、常委会及机关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做好新时代工商联(总商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重点抓好民营企业家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素质提升,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融入新时代、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创造新业绩的能力。
建设“四好”商会,坚持鲜明的导向。
围绕“健全机制、完善平台、联谊互动、共赢发展”的宗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商会金子招牌”的要求,以加强商会组织建设为根本,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开展有益活动为载体、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持续有效开展“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四好”商会创建活动。
打造“五好”机关,铆定进取的志向。
坚持把创建“五好”工商联作为新一届县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创新发展的总抓手和着力点,以坚持围绕中心、认真履行职能,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两个健康”,抓实创建工作、提升工作水平为工作取向,以“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为标准导向,以不胜不休、追赶超越的韧劲,以众志成城、首创必成的干劲,奋力实现一年创市级、三年创省级、五年创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机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