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华魁
仲春时节,伴随着春风缕缕、花香阵阵,记者走进擂鼓镇金岭村,采访返乡青年沈刚。他创办的沈氏酒坊就坐落在该村一大片油菜花海中。今年38岁的沈刚,2019年9月结束多年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成立竹山县巴神红高粱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种植糯高粱,带动10多名乡亲务工就业。同时通过收购糯高粱,带动800多户农户种植糯高粱1200多亩,亩均增收1200多元。截至目前,他已累计投资100多万元,酒坊年产粮食白酒2.5万公斤。
走进沈氏酒坊酿酒车间,一口口长方形的发酵池里,隐隐散发出白酒发酵液的清香。沈刚掏出一小把酒醅,先察看成色,再凑近细嗅,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批酒醅发酵良好,将产出一批好酒。”他高兴地说。
一墙之隔是酒曲车间,沈刚掀开用来保温的小麦秆,拿出一块砖坯模样的酒曲掰开,褐色的曲胚夹杂着点点菊花一般黄色金丝状的团块,这是上等的酒曲。因为质量好,附近农户和其他酿酒户经常购买使用沈氏酒坊自制的酒曲。
沈刚年少时就与酿酒结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的父亲沈贤楚曾担任擂鼓镇红岩粮站站长,主要负责酿造玉米酒、大米酒。沈贤楚酿出的酒浓烈香醇、好喝不上头,一传十、十传百,红岩粮站出产的酒畅销十里八乡,享有美名。沈贤楚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酿酒老师傅。熟悉的人都说,沈刚子承父业,算得上是“酒二代”。
沈刚在传承父辈积累的传统酿酒工艺基础上,引进现代化设备,不再采用柴火蒸馏,而是改用蒸汽蒸馏。这样不仅可以科学控制温度,提高酿酒效率,而且更加干净卫生,有效提高出酒速度、出酒率,酒的品质也比以前更好。
沈刚讲传承,更懂创新。沈氏酒坊在酿造传统玉米酒、大米酒基础上,批量生产高粱酒、板栗酒、拐枣酒、猕猴桃酒等,满足群众多重风味和不同口感需求。与父辈只卖散装酒不一样,沈刚注册“巴神淳酿”品牌,主推瓶装酒、坛装酒,方便顾客携带、馈赠。他的产品不仅在本市销售,还远销浙江、广东、四川、江苏等地。
去年10月,沈刚专程前往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考察学习,回来后决定洞藏部分基酒,尝试勾兑各个年份自然老熟的基酒,将来把“巴神淳酿”系列白酒口感调制得更加绵柔醇厚。
沈刚认为,酿酒是一个生态循环产业,两代人接力弘扬工匠精神,既恪守传统酿制技艺,又不断创新,靠品质赢得口碑,凭口碑打造品牌。“父亲给了‘巴神淳酿’生命,希望我能给‘巴神淳酿’带来活力。下一步,酒坊将稳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