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讲台,又入画坛;才出教室,又入诗乡。虽退休多年,却依旧言传身教,尽心尽力,呵护着擂鼓台下的莘莘学子。他,就是擂鼓中学的退休教师朱德志。
走进朱德志的家,你立刻会感受到文墨气息扑面而来。凡目之所及,皆有书画,其绘画作品内容涉及山水、梅花、松竹等;书法既有逸兴横飞之精品,也有与友人在不同时期诗酒相娱之雅作。虽已年过八旬,朱德志仍精神矍铄,对书画及文学创作,对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保持着极大的热情。
1983年,朱德志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休了,他开始潜心书画,技艺日精,佳作迭出。为此,得胜、秦古、宝丰等周边乡镇甚至是十堰一些单位经常邀请他作书绘画。2005年,他被县文体局授予“文化中心示范户”,从那一天起,他决定肩负起农村文化建设领路人的重任:笔架山下有他蹒跚的背影,擂鼓桥头有他支起的画架,本镇中小学展厅有他挥毫泼墨的佳作。他要用自己的余力,书写擂鼓人民的幸福日子,把美好的农家生活绘满画卷,用自己的一腔热情绘就壮美的教育蓝图,把爱送给大山里的莘莘学子。邻居们发现,在朱老师的院子里,每天总会有来自各方的学徒,更让村民称奇的是,朱老师教人作书绘画从来不收学费,倘若有人携物拜师,朱老师都是婉言谢绝。
近年来,朱德志已不满足于已经在竹山书画界获得的成绩,他将余热洒在了支援家乡新农村建设事业上。2006年,他又逢喜事:经过他多次申请,古稀之年喜入党,圆了他多年的梦想,从而成为该镇年龄最大的新党员。
虽退休多年,朱德志仍然难解身为人民教师的教育情结。他经常微笑着走进校园,为学生们现场作书绘画,举办书法讲座。在为学生义务担任书法教师的每一个日子里,他总是微笑着面对孩子们的一次次求教。而对待擂鼓镇中青年教师的请教,他总是以切磋学习的姿态热情相待,全然没有一点倨傲之态。
20多年来,朱德志共培训学生800多人,教育帮扶“问题学生”200余人,其中有30余名学生在各类书法竞赛中获奖。
朱德志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他追求艺术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坚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不屈誓言,更是他永不熄灭的红烛精神的生动体现!

朱德志在指导学生进行书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