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整合力度。以边远极贫村为平台,科学编制项目规划,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集成”原则,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集中解决道路、饮水、住房、用电等基础建设,为贫困村整村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工作机制。在工作推进机制上,认真落实县、乡、村三级领导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实行专项督办、单项考核。在土地利用机制上,以培植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流转,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集中,完善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利益链接机制。在信贷扶贫机制上,探索“农户+协会担保”信贷模式,实现集中担保,分户使用,积极组建扶贫互助社,引导贫困农户带资入社,支持企业集体资金参股入社,破解农村发展贷款难、担保难、创业难。
实施扶贫到户。加大扶贫政策和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类施策,采取项目直补、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贷款贴息、资金互助等多种方式,使其得到直接有效扶持。重点扶持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号召县直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帮带边远极贫村和贫困户,履行扶贫职责,倾情帮扶,真心扶贫,凝聚更大扶贫合力。
严格监督管理。在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做好各类扶贫项目的公示公告,公开公正地开展决算和验收,加强项目申报、实施、验收报账、资金拨付等环节监管,做到痕迹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