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啦啦啦,啦啦啦……”的唤声,几百头胖乎乎的生猪齐刷刷地吃食,一个胖小伙,一手推着饲料车,一手用铁瓢向槽中添加饲料,动作干净利落、有条不紊。看到我们的到来,边忙手中的活儿边讲起了他的创业“经”。他就是全县移民就业创业标兵、深河乡茅坝村养殖大户王峰。
王峰是深河乡茅坝村移民,也是靠种地过生活的农民儿子。11年前,17岁的他中专毕业后,怀揣着梦想走出大山,在上海一家玩具厂就业。身强力壮的他在厂里加班加点地干,一个月也只能挣千把块钱。后来,王峰跟随朋友进了山西煤窑。虽然在煤窑里收入高,但在矿洞里总是令人提心吊胆。
2009年冬,潘口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启动后,王峰和乡亲们一样,摆脱了土墙泥瓦房,在移民新村盖起了楼房,从根本上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他琢磨着:现在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发展,更何况我是移民,又有后扶资金作后盾,何不回乡创办一个企业,实现“老板梦”。通过市场观察,王峰发现猪肉价格逐渐上涨,让他萌发了养猪的念头。
说干就干。2011年底,王峰回家后,想建一个年出栏500头猪的大型养殖场,可场房设计、选品种、养殖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光靠吃苦耐劳远远是不够的,于是他向乡、村领导倾诉了自己的“梦想”,很快得到了县畜牧局的技术支持,于2012年秋建起了一个能容纳50头母猪的标准化产仔房和年出栏500头肉猪的规模型封闭式养殖场。
王峰不但吃苦耐劳,更有一股坚持创业的韧劲。养猪成本高、风险大,他不但没有退缩,相反更加坚定了创业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克难攻坚钻研养殖技术,很快选准了抗病能力强、易养殖、适应性广、肉质美等特点的美国杜洛克种猪和长白二元母猪相配,作为繁殖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王峰的养猪场在2013年第一次出栏了大肥猪200多头、仔猪400多头,除掉饲料、药品成本外,一次性净赚20多万元。不但还清了所有外债,还拥有了一定的周转资金。
当王峰清点着一扎一扎的钞票时,附近的村民个个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地说:“王峰真了不起呀!”
“今年,我还要把猪场进一步扩大,现在已经养起了50头母猪,今后年产仔猪近千头,不但能满足自己喂养,也能为部分村民养殖供应仔猪。我作为潘口水电站库区移民,还准备在茅坝村成立养猪合作社,以自己的技术带动移民乡亲走养殖致富创业路。”谈起未来发展,王峰充满信心和希望。
(章成超 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