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坐落在山脚下的秦古镇西庄村原西庄小学院内,笔者看到该村黄粉虫养殖户刘军正带领两个技术工人把车上一袋袋的麦麸皮搬运到屋内,屋里还有两个工人正在逐个检查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黄粉虫的生长情况。看到我们的到来,刘军便放下手上的活儿,和我们畅谈特色养殖——黄粉虫的爱好和乐趣。
刘军是西庄村12组的一名退伍军人。2002年下半年高中毕业后,他就随邻居一起在四川、安徽等地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在安徽搞特色养殖的朋友,谈起特色养殖,他听得津津有味,萌发了他想养殖的念头。出于自己的激情和爱好,便邀请朋友一起在武汉、安徽实地考察,并在安徽接受了三个多月的土元、黄粉虫等特色产业养殖培训,很快就学会养殖饲养与技术。同时他还把学习的养殖技术第一时间告诉在家的父母,由于年龄太小,家里条件也差,加上父母对他提出的特色养殖极力反对,于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2004年冬季他又报名参军入伍,在部队两年期间,他仍然想搞特色养殖,不间断地请安徽朋友帮他寄学习资料,书信交流养殖经验,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的目的。2006年退伍后,他一直坚定信念,想办法去挣钱,储备发展资金。
发展规模养殖,没有钱怎么办?问亲戚、朋友借钱,他们一时也很难,唯一的希望就是出门打工挣钱。六年来,他通过在外比拼,白夜辛勤劳作,手上掌握了一定的资金。去年秋季他返乡回到老家,毅然决定在老家附近发展成规模的黄粉虫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建在哪里?还要从交通、水电、位置等因素综合分析,当时他策划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场所,直到有一次镇党委书记冯波在西庄村民情大走访时,了解到刘军回乡兴建黄粉虫特色养殖的毅力和决心时,冯波表示要支持他、鼓励他,创优便利的条件把这一新型产业做大做强,于是把闲置的原西庄小学房屋租借给刘军养殖黄粉虫。
今年3月份,他从湖北荆州地区引种1600斤黄粉虫虫种,购买大量的麦麸皮,在2000余平方米的厂房里推行立体养殖循环繁殖模式,目前黄粉虫生长良好,黄粉虫的幼虫、商品种、成虫俱全,可以满足县内外客户需求。据了解,他每天可以出货500斤左右,商品种10—50元/斤,可连续变卖商品种6个月,当年可以获利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