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4年12月0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教育绽生本之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9日  查看次数:次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推行新课改,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文峰中学校长李龙说,教师们只有弄清楚了教与学的关系,新课改才会有实质进展和意义。近年来,文峰中学围绕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目标,大力推进自主教育,推行自主课堂,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力求培养学生超强的能力和完善的性格。
自主课堂释放学生活力
  “我们的课堂改革就是要学生动起来。”教务主任吴兵介绍说,围绕自主教育理念,文峰中学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尝试改变。改变传统课堂学生的被动倾听者地位,推行自主课堂,积极构建学生主动乐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
  实施“139”自主管理,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教学,乐学善思。根据学生的成绩、品行、性格等综合素质,把每个班级学生划为3个相对独立的小班,每个小班内部都有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每个小班又被划分成3个小组,小组内部推选组长和副组长。在班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的层层监管和负责制,每个小组和小班之间进行量化竞争。把管理班级管理的权力全部分散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在相互帮助、监督和竞争中实现自我监控和管理。
  推行导学案教学,让教师从课堂上单一的讲授者位置上走下来,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与学生一起交流、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
  该种课堂教学模式,以能力和思维的训练为主线,实行先练后教和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堂容量大和节奏快,体现优质、高效。为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做到“五钻”,即钻教材、钻学生、钻知识点、钻重难点、钻考点。强化导学案的导向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139”自主管理和导学案教学,让学生既有学习的自主权,又有引导和竞争;既有自主学生能力的体现,也有相互交流和提升。把学习和班级管理办成学生自己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把课堂变成自主的活力课堂,把班级变成活泼的智慧班级,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乐学善思,能有效自我监管。
校园文化推进学生智力开发
  “只会学习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骨干教师朱明刚介绍说,文峰中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寓教于乐,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开展以书画文化为代表的“五雅”活动,即书法、绘画、球类、器乐和表演。开全学校的体、音、美课程,开设写字课,由专门教师授课。成立相对应的兴趣活动小组,每周三下午固定场地开展活动,并指定或聘请有相关专长的教师指导。
  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每周一早晨组织学生升国旗,熟悉时事热点;每周日晚自习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学习爱国事迹等,引导学生崇敬国旗和热爱祖国;设“敬国旗,爱祖国”活动园地,定期编订以爱国为主题的校园展板和板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兴趣,锤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忘记学习、忘记课堂,从思想和行动上活起来,敢于思考和敢于表现自己,打造向上、多彩、文明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起来。
习惯养成护航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必须能助力学生的持续发展。”校长李龙说,文峰中学推行自主教育的初衷就是要服务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交流、思维、表达、组织能力,把这些能力变成个人良好的素质和行为习惯。
  推进共青团和学生会自主管理。在学校政教处的引导下,以建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让学生自己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管理条例。由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干部组成学生行为习惯示范、监督小组,对学生在校的卫生、语言、出操、出勤、就餐等行为习惯进行示范和引导,推行学生的层层负责和监管,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推进活动教育,即开展“进我校园,拒绝零食”,“文明就寝,从小事做起”,“美丽校园,你我共建”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历练品德、修正行为。定期召开习惯养成教育论坛,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检省,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修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课堂到活动,从文化建设到习惯养成,课改只是给文峰中学提供了改革的思路。文峰中学却围绕着让学生自主发展和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让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 (柯 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