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12月12日,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南水北调工程分别在长江上、中、下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西、中、东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线路全长1432公里。
中线一期工程将向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多年平均年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有效缓解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中线一期工程可研投资2013亿元,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去年12月25日全线贯通。今年9月21日完成了全部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9月29日通过全线通水验收,满足调水要求。
据了解,工程建设期间,共完成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34.5万人,工程占地搬迁6.5万人,迁建16个城(集)镇,复建和一次性补偿160家企业、609家单位,抢救和保护文物点609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