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5年06月0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最好的自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2日  查看次数:次  
  2014年11月7日凌晨六点,是初冬一个寒冷的早上,城区的人们还在睡梦中,潘口乡小漩村的一个山坳里一栋崭新的住院大楼灯火通明,缓缓驶来的救护车,手拉手围成的人墙,有条不紊转入的病人……当冬日里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人群,竹山县精神卫生中心的搬迁转运工作已顺利落下帷幕。
  70多个重症精神病患者,20几名医护人员,5公里的转运路程,3小时“零差错”的搬迁转运,这是怎样一支团队?
  这是一支以铁的纪律做保证的团队,我们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纪律的保证,“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医疗行业,纪律就是能不能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讲规矩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守纪律彰显一个人的底线。“守纪律,讲规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纪律和行为守则,医院更是有着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病人的家属也时时刻刻对护理服务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精神科这个特殊的团队,半封闭式的管理,没有家属的陪伴和监管,可是我们的护理人员为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有自杀、自伤、冲动伤人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要做到24小时重点监护,为了确保安全每15分钟要巡查一次病房,每当万家灯火,人们共享天伦之乐,夜深人静之时,却正是我们护士们主动寻找、发现问题,保持敏锐的听觉、视觉,保持警惕的头脑之际。夜晚—对我们精神科护士而言并非安逸的代名词,而是一天中精力与体力最大的考验之时,因为夜晚是我们职业风险最大的时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疯狂病患。
  记得有一天晚上,一位女病人发病,情绪突然失控,砸东西、损坏病房设施,还高声大喊:“我要咬舌自尽!”为了防止意外,在没有任何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当班护士冲上前去拉住病人,硬把两根手指伸入病人口中阻止其咬舌,只见鲜血直流,护士顿时冷汗直冒,却始终不肯把手指从病人口中抽出—十指连心啊!这份疼就是我们对病患深深的爱,这份痛就是我们扎根精神科的朗朗誓言,这份不顾个人安危的举动,就是我们对护理事业的无线忠诚!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痛苦。思想上要坚定不移,守纪律讲规矩,说易行难,新形势下,只有充分认识到医疗行业和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牢牢绷紧纪律这根弦,我们的卫生事业才会健康发展。
  卫生行业纪律“八不准”中明确指出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准接受患者及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可有的家属害怕自己的亲人在精神卫生中心不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在临走前会给医务人员塞上红包,有的还会偷偷放在护理站就匆匆离去,可是我们都知道,三分之一的精神病患家庭“因病致贫,因病缺治”,有的病人连治病的钱都是借来的。在精神卫生中心的护理站有一本特殊的账本,上面记录了哪个病人什么时间多少金额,用来做病人的生活费支出,不仅如此,很多由公安机关送来的三无精神病患者没有衣物,甚至在冬天还穿着单衣,护士长就动员科室内的医护人员主动捐助衣物和其他对患者来说可以利用的日用品,严冬虽寒,可是在全体职工的关爱下病人并未感到丝丝寒意,不仅仅是病人有了衣服穿,更是因为有医护人员的大爱精神,让所有人感到了温暖。也就是这种“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精神使精神卫生中心的工作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目前竹山县精神病医院正处于前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院人员的积极参与,需要我们爱岗敬业,需要我们团结拼搏,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守纪律,讲规矩。”不是要做多大的事,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愿与祖国同奋进,我们愿与医院同发展,我们愿以纪律为准绳,为竹山的精神卫生事业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