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市委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我县建设绿色崛起的“秦巴强县”、提升“十星高地”的人文内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当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高度的社会自觉和政治担当,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持久战”。
“两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合力攻坚才能完成。“两修”是“生态”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赢”。只有学习“百团大战”,在百花齐放、统筹兼顾中打胜仗,用“十个手指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把“两修”融入竹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狠抓落实,为战略的顺利实施动力。
“两修”是一场“持久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敏锐的前瞻视觉,精准定位竹山发展,坚持生态、人文“两手抓两手硬”,无论是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还是对公民素养的提升,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发展都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任何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外修生态”,还是“内修人文”,都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的是“不以善小而不为”的点滴汇聚;它需要的是你、我、他全社会“众人拾柴”的共同参与;它需要的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水滴石穿”的坚强守候与不懈努力。
作为跨越发展的“先行者”和“受益者”,我们手握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怀抱十星文明积淀而成的人文优势,理当自觉积蓄奋发有为的决心和毅力,在主动出击中打赢“两修”持久战。
习近平说,“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实践“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重大方略,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重在“一棒接一棒”的持续给力,众志成城,坚如磐石,唯此才能让“十星高地·秦巴强县”的路线图在“两修”实践中扬帆远航。(王信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