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我县正在全力实施的重大方略,将对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为新农村建设指出了方向和路径。内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赋予广大农村以崭新的面貌和丰富的内涵,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外修生态不仅仅是修环境、修卫生,还是统筹规划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绿色发展。要把一个乡镇、一个村的“外修生态”放到更大的环境和背景中去考察,放到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下去研判,更要把一个乡镇、一个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两方面结合作出科学决策。外修生态要与发展产业相结合,致力绿色发展,杜绝产业污染。要与美化、绿化、靓化农村面貌相结合,摒弃短视行为,着眼长远发展,既要江山如画,也不能劳民伤财。要与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相结合,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生态享受。
内修人文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十星级文明创建统领人文建设,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要与道德讲堂相结合,用身边的典型影响群众,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和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与科教兴农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科教水平。要与民俗文化及本土文化相结合,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农民的艺术才能,着力提升农民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
外修生态与内修人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渗透。通过外修生态,为内修人文提供基础和条件;通过内修人文,为外修生态提供支撑和动力。内外结合,同滋共长,浑然天成,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两修”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打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看得见山水,看得见蓝天,看得见乡愁。 (作者系城关镇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黄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