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各地都在为农民寻找致富之路,广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兴办特色产业,许多村已成为烤烟、药材专业村,许多农民依托特色产业走向了富裕。但是,我们在大力发展“特色型”产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普通型”多种经营的发展。
笔者在农村采访时看到,有的农户根据本地实际和自身优势,选择发展与众不同的养猪、养禽、养鱼等传统型家庭副业或林果等庭院经济,由于经营有方,收入颇丰。这样的例子各地都有。溢水镇华家湾村韩宝山等几户农民依靠大棚种植香菇,每家年收入近10万元……这些农户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有的还成为当地有名的小康户。
发展特色产业和发展传统型经营项目都是为了致富,农户在选择致富项目时,既要结合本地实际,又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只要项目选的准,市场潜力大,同样可实现增收,而且办好了还可完成原始积累,为以后兴办规模型产业奠定基础,可见传统项目同样大有可为。发展传统项目需解决几个糊涂认识:认为传统项目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其实只要经营和管理有方,小项目也能赚大钱。认为传统项目都是前人搞过“老套路”,人人会,没有“高科技”,不符合创新的思路,这也是一种误解,种养殖业等许多传统项目,也可以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由此可见,山区优势很多,潜力也很大,在进行特色产业建设时,既重视做好大众化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做到抓特不放普,抓大不放小,力争把传统多种经营项目做大做强做新,多渠道拓宽农民致富之路。 (苗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