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起候车亭,候车时刮风下雨都不怕,通村客车开到村头,村民出行方便多了。”11月8日,溢水镇陈家铺村村民陈军在村候车亭乐滋滋地坐上一辆驶往溢水集镇通村客车。
与陈家铺村村民一样,宝丰镇曹家湾的村民也感受到了“村村通客车”给村民生活带来的便利。村民说,到村里的客车一天好几趟,在家门口便可轻松地乘车去集镇办事、购物、走亲戚。
记者从县交通局获悉,截至11月,全县加入“村村通客车”的农村“面的”车辆达到200余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00多条,行政村客运通车率达到100%。安全、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车正在逐步取代摩的、黑的,成为农村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我县地域辽阔,过去村组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全省“村村通客车”工程启动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大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湖北十堰亨运集团按照要求,在我县成立竹山城乡公交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公司化运作,立足需求,合理布局,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行政村为原点,城镇、镇村有效对接,分片管理”的竹山“村村通客车”工程推进实施办法,并按照“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运价,统一市场准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保险标准,统一安全监控、统一运力分配,统一协调管理”等“十统一”目标,吸收取得合法营运资质的农村“面的”车加入通村客运,推进竹山通村客运公司化、集约化经营,逐步实现通村客运规范化、城乡客运一体化,让农村百姓坐上“安全车、方便车、实惠车”。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营运车辆的经营成本,方便客运车辆接受管理,竹山城乡公交公司整合现有客运站场资源,利用现有长途客运站点的设备设施,将全县17个乡镇分成多个片区进行管理,每个片区负责管理4到5个乡镇的农村客运车辆。在管理上,严把资质关,打牢安全基础。在吸收社会车辆加入公司前,由乡镇、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对车辆的经营年限、技术状况进行审验。对驾驶员的综合素质、驾驶技术和资质、违法行车行为进行审查,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客运车辆和高素质的驾驶员队伍。为“村村通”系上“安全带 ”。在安全监管上,对车辆和驾驶员管理采取“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及时、准确掌控车辆和驾驶员的信息和动态。公司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时召开安全例会,宣传学习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定时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测,实行统一的车辆保险标准,对第三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的保额不低于50万元。在动态管理上,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平台,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跟踪监管,适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通过平台发送指令,进行提醒,筑牢了安全防线。
公司坚持把优质服务抓在手上,在经营管理中突出社会效益,制定了客运服务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在每辆客车的醒目位置喷印公开监督电话,公司还设立了服务热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调查,及时处理和答复。对客流稀少,但存在区域性和个性化出行需求的偏远村组或小集镇,实行“区域运行模式”,群众可电话预约包车、约租车,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苗东升 张 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