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羊吃的是天然野草,羊肉质量好得很,今年可以卖80多只,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啊!”连日来,柳林乡墨池村自主创业青年刘大勇四处推销自己养殖的山羊。
刘大勇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年逾六旬的父母都是残障人士。今年24的岁的刘大勇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他。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将他家纳入贫困户行列。但是,刘大勇说:“我健健康康,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脱贫致富。”
提到脱贫奔小康,刘大勇说:“我爸妈都那么大年龄了,自己要是再不努力活出个样子,还把贫困帽子戴在头上,以后在村里都抬起不头了。”2013年年初,刘大勇购买了65只波尔山羊,其中能繁母羊31只。起初,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加上管理不善,2014年正月,羊死了一大半,只剩下32只,为此他私底下抹了不少眼泪。
创业的失败,让刘大勇对前途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不时思考是放弃,还是坚持。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还是继续养羊。为脱贫不落伍,刘大勇决定转移战场,利用山场面积大的优势,将养殖场地从家门口迁到该村火田湾水池子的一个山坳,新建了一间标准化羊舍,又购买了41只能繁母羊,继续脱贫致富之路。
今年初,刘大勇再次购买了45只能繁母羊,至此,三次买羊他已欠下17万元债务。经过发展,到目前,山羊数量已达到227只,其中能繁母羊90只。“今年我有80多只山羊出栏,要是能够卖出去,毛收入可达5万元。”刘大勇说。包保刘大勇的该村村委会委员董存新说道:“你一定要树立养羊致富的信心,我尽最大的努力给你争取扶贫政策,让你把养羊产业做大。”
“明年,我计划在现有的数量上增加140只,出栏100只,养殖收入预计达8万余元,加上养羊补贴,总收入预计达到10万余元。有了钱,争取把房子从山上建到山下来,2017年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刘大勇说。(卢 波 李刚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