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坚守,他用父亲般的双臂呵护这片山林;十二万公里的徒步,他以孩子般的明眸发掘这片山林。他似孤独者,穿行在这大山深处,用自己大半辈子的爱,呵护着堵河源的山山水水。他就是十堰市首届“森林使者”、堵河源管理局总工程师郑德国。
郑德国1986年毕业于省林业学校后,一直从事林业工作。30年来,不管岗位怎么变动,他始终挚爱着林业事业,他先后13次获得省、市、县科技奖励,个人被中国林学会吸纳为会员。2003年,被授予“全省林业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劲松奖”;2016年1月23日,荣获十堰市首届“森林使者”称号。
野外科考工作是一项极其艰辛的工作,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都是平常事。郑德国在承担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工作后,走遍全县,查明了我县分布的42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撰写的《湖北省竹山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报告》,获得省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在野生动植物监测中,郑德国拍摄鉴别了2000多种植物。同时,他主持的红豆杉无性繁殖试验获得成功,共培植苗木一万多株,多次受到林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为系统地保护好堵河流域珍稀植物,郑德国边学边干,基本摸清了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2500多种植物,编写了《堵河源植物志》,编制了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 “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科研监测工作规划等,为保护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业余工作中,他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拓展知识视野,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先后在《湖北林业科技》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专业论文13篇,生态纪实性散文10多篇;撰写了 《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25篇调研文章;参与编著的 《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郑德国无怨无悔地将自己融入绿色的世界,将毕生的精力奉献在堵河源的山山水水上,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无悔的篇章。
